-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塘 浦 桥 壁 宋 /姚 勉 密 迩 松 楸 彩 雾 开 ,卧 龙 行 矣 起 春 雷 。大 挥 椽 笔 刚 题 柱 ,即 日 高 车 驷 马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椽笔(chuán bǐ)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用来写作的笔。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高车(gāo chē)的意思:指高位显贵的车驾,比喻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人。
即日(jí rì)的意思:即刻、立即、马上
密迩(mì ěr)的意思:非常接近或紧密相连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高车驷马(gāo chē sī mǎ)的意思:形容人物的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 注释
- 密迩:靠近。
松楸:松树和楸树。
彩雾:彩色烟雾。
卧龙:比喻有才华的人。
行矣:即将行动。
春雷:春天的雷声,象征新的开始。
大挥:大力挥舞。
椽笔:大笔。
题柱:在柱子上题字,表示豪言壮语。
即日:当天。
高车驷马:豪华的马车。
- 翻译
- 松树和楸树近在眼前,被彩色烟雾环绕,仿佛卧龙即将腾跃,春雷响起预告新生。
他挥舞着大笔,豪情壮志地在柱子上题字,当天就有豪华的马车疾驰而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塘浦桥边松树与楸树间烟霞缭绕,仿佛被彩雾装点,显得生机盎然。诗人以"卧龙行矣起春雷"比喻一位杰出的人物即将崛起,如同蛰伏的龙在春雷中振奋,暗示着他的才华和影响力将要展现。接下来的两句,"大挥椽笔刚题柱"形象地写出这位人物豪情满怀,挥毫泼墨,展现出过人的文采和雄心壮志。"即日高车驷马来"则预示着他的显赫地位和尊荣,很快就会有豪华的马车接他而来,象征着仕途上的飞黄腾达。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人物的才情与前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李白古风·其一
邃古何洪荒,庖牺辟乾坤。
卦画始文字,器象森昭陈。
猗欤逮姬孔,经制完以淳。
一朝罹阳九,亡秦恣凶嚚。
百王经世彝,涂地为埃坌。
卑卑汉君相,不学奚足论。
贱儒取希世,绵蕞专袭秦。
遂令末代下,盲识上古纯。
杞人抱时忧,薄言为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