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兮当日意,萱也直云忘。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
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
这首诗名为《萱草》,作者是宋代诗人赵蕃。诗中以萱草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萱草的深深情感和对其特性的描绘。"伯兮当日意,萱也直云忘",诗人借用了"伯兮"和"萱也"这两个形象,可能暗指对某人的思念或寄托,萱草被用来象征遗忘或宽慰之情。"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诗人疑惑是否因为萱草的名字而特别钟爱,甚至想在北堂种植,寓意着对萱草的喜爱和对家园的眷恋。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赞美萱草的茂盛和色彩,它既不是深红(绛),也不是明黄,可能暗示其自然朴实之美。"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描述萱草开花时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白天漫长时分,它的存在增添了时光的趣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萱草的形象,还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