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书》
《偶书》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万事秋来只信缘,为谁清嚏晚风前。

断虹收尽廉纤雨,喜见江南月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断虹(duàn hóng)的意思:指彩虹出现后又迅速消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捕捉性。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廉纤(lián xiān)的意思:指非常廉洁、纯洁的品质和行为。

南八(nán bā)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八字命盘中,命宫位于南方,代表命运不佳。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注释
万事:所有的事情。
秋来:秋天来临。
只信缘:只相信缘分。
为谁:为了谁。
清嚏:打喷嚏。
晚风前:傍晚的凉风中。
断虹:残余的彩虹。
收尽:消失殆尽。
廉纤雨:细小的雨滴。
喜见:欢喜地看见。
江南:江南地区。
八月天:八月的天气。
翻译
秋天的一切都相信缘分,是谁在傍晚凉风中打了个喷嚏?
雨后的彩虹已经消失,我欣喜地看到江南八月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偶书》,它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首句“万事秋来只信缘”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信任命运的态度,万物在秋天达到收成,而诗人选择相信每一件事都有它自己的因缘。

紧接着,“为谁清嚏晚风前”则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在秋风之中轻啜凉气,这里的“为谁”带有一丝感伤,或许是在思念某个人,或是对某种情怀的抒发。这种感慨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

第三句“断虹收尽廉纤雨”是对自然景象的精彩描绘。“断虹”指的是天空中的彩虹消失,“廉纤”则形容细微如发丝般的雨丝,整句话勾勒出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色彩斑斓而又不失柔和。

最后,“喜见江南八月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欣赏与喜悦。这里的“江南八月”,既是时间的标志,也是地域的特写。在中国文化中,江南地区以水乡风光著称,而八月正值秋末初冬之际,天气宜人,是观赏自然景致的最佳时节。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与自然的情感交融。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秋日与子浚子约小集子循甫赴日南

莫问银河浅,须怜玉斝空。

洛云三岁隔,楚月一宵同。

风枥悲穷骥,秋砧乱候虫。

新凉有离思,万里忆征鸿。

(0)

送陶虞卿赴神机参将

宋殿三衙帅,唐环十六军。

官联参斗柄,旌旆俨星文。

羽卫迎黄道,龙光觐紫云。

时时仙仗入,清跸早应闻。

(0)

史江皋约游芙蓉庄阻雨

细雨芙蓉径,冲泥客到稀。

桥分平野阔,江入曲池微。

花怯寒轻堕,莺愁湿不飞。

高云掩片月,容易送君归。

(0)

苦寒行句曲道上

天寒敝絮僵如铁,车轮乍转车声咽。

历过千山万山云,时飘三点五点雪。

皮肤猬缩毛发张,蹇驴蹄滑愁道长。

暮烟一点青句曲,鞭梢遥指此中宿。

(0)

送施武陵赴选铨部

壮年读书富文藻,海内才名似君少。

嗟跎老大尚青袍,未解谋生独闻道。

负郭曾无二顷田,荒扉日掩生秋草。

幸逢圣世急徵贤,忍甘蹭蹬终怀宝。

长河流澌岁华晚,高风落木寒原晓。

旅行千里勿复忧,都门岂乏同心好。

君不见马周五十遇常何,一朝颖脱风尘表。

(0)

观舆菜

沜东种菜菜已熟,数亩舆来不盈椟。

积阴地冷生意微,稀鲜空教怪童仆。

连年种豆无一成,苗稼虽强阴雨蚀。

家口嗷嗷三十馀,此菜安能佐饘粥。

往岁宁无恒雨时,不似今年太翻覆。

三月浸淫到仲秋,天日不瞻鱼走陆。

农家处处守场禾,官吏纷纷饱粱肉。

深山雪冻薪不来,男号女啼声似逐。

水不润下洪范嗔,愿以波涛注空谷。

雨旸时若年岁丰,我菜全无心亦足。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