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层云(c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密集、层次分明的样子。
赤虬(chì qiú)的意思:形容龙的颜色红得像火一样,也用来形容人的脸色红得像火一样。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面首(miàn shǒu)的意思:面对面地相对,直面对方的首领或领导。
暮秋(mù qiū)的意思:指秋天接近尾声,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
鹏背(péng bèi)的意思:指人的背部高耸突出,如同大鹏鸟展翅欲飞的样子。比喻人的志向远大,才华出众。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三神(sān shén)的意思:指三位神明,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非凡的智慧、能力和才华。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神山(shén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给人以庄严威严之感。
天中(tiān zhōng)的意思:指在天空中,中央地带。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下视(xià shì)的意思:低头看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谢屐(xiè jī)的意思:指一个人因为得到了某种好处而感到愧疚和不安。
幽隐(yōu yǐn)的意思:幽隐指隐藏或隐蔽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深藏不露或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人物。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三神山(sān shén shān)的意思:三神山是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才华出众。
- 翻译
- 深秋时分我探访了幽静之地,踏着木屐穿越崇山峻岭。
登至山顶,却发现景色与平地并无二致。
我伸手摘取天边的云朵,俯瞰之下已无险峰可寻。
稀疏的藤蔓挂着红色的蛟龙,苔藓粘附其上,青翠如茸。
眼前是三座神山,虚无缥缈,位于苍茫大海的东方。
我指点江山,谈笑风生,声音飘荡在半空中。
如何能有大鹏的宽阔背脊,载我遨游这无尽的天地?
- 注释
- 暮秋:秋季的末尾。
幽隐:隐蔽而幽深的地方。
谢屐:木屐,古代的一种鞋。
崩空:形容山势陡峭,仿佛要崩裂天空。
层云:多层的云彩。
高峰:高耸的山峰。
赤虬:红色的蛟龙,比喻鲜艳的植物。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沧海:形容大海深邃,颜色如青色。
指点:指向前方,指点江山。
半天中:天空中央。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郑域的《游黄杨岩》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探访幽静山林的景象。首句“暮秋访幽隐”点明了季节和探访的目的,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谢屐凌崩空”写诗人穿着木屐攀登险峻山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
“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登顶后的开阔感,暗示了山势的陡峭和登顶后的成就感。接下来,诗人运用夸张手法,“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描绘出站在高处可以摘取云朵,俯瞰四周不见高峰的壮观景象。
“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致,藤蔓攀附,赤色如龙,苔藓点缀,青翠可爱。诗人视线转向远方,“面首三神山,缥缈沧海东”,将视线投向远处的虚幻山峦,仿佛它们漂浮在苍茫的大海上,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最后,诗人以“指点笑语高,吹声半天中”表达出内心的愉悦和豪情,想象自己能像大鹏鸟一样翱翔天际,寓意着对自由无尽探索的渴望。“安得大鹏背,载我游无穷”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无限天地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宋人山水诗的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潜龙篇
骄阴不可制,坚冰忧我衷。
阳驭倏来返,玄律播阴风。
譬彼昼与夜,循环固难穷。
古人闲行旅,九市禁相通。
阳升惧不力,静以收其功。
养木当以萌,养德当以蒙。
眇哉一丝微,柰此群阴攻。
脉脉渊泉底,畴能拔潜龙。
秋夜即事
深宫夜静金风冷,满地梧桐漏疏影。
月华漾漾露零零,长唳一声闻鹤警。
我时无睡倚床屏,百感中来万事并。
披衣起步庭阶下,不觉技痒诗相萦。
金炉爇火焚龙脑,偶尔诗成问房老。
试听吾诗汝解不,玄酒元来淡方好。
银烛高烧夜未央,隔帘爽气侵衣裳。
侍儿似解主人意,得句便欲移新腔。
对景谁能负今夕,佐兴还须泻云液。
试教歌我秋夜篇,一片商声振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