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秋胡行·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拟秋胡行(其一)》由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世间万物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首句“物情无象,物初悬可知”开篇即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接下来,“物情无象,物初悬可知”这一句重复,强化了这一观点,进一步说明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往往难以直接感知,需要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来把握。
“贤人逢殃,将德犹亏”则从反面阐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即使是在遭遇不幸或灾难时,一个有德行的人也不会失去其高尚的品质,这体现了道德力量的坚韧不拔。
“嵇公虽仙,柳惠吾师”中引用了嵇康和柳下惠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嵇康被视为仙人,而柳下惠则以其高尚的品德为人称颂。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推崇,认为即使是神仙也应以道德为师。
“人间难工,天上易居”则从宇宙观的角度出发,指出人间的复杂多变使得道德实践不易,而相对于人间的纷扰,天上的世界更为简单,更容易实现道德的追求。
最后,“歌以言之,物初悬可知”总结全诗,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对上述观点的认同,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通过艺术形式可以更好地传达和传播这些深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与现实、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以及宇宙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谷准羊肩贺伯温
曲江宴罢注官旋,亲旧肥家有酒船。
我老学农虽未遂,谷分一石准羊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