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钱有虏诗难退,祀灶无灵术未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自(àn zì)的意思:心里想着,私下里做着。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独对(dú duì)的意思:单独面对,没有帮助或支持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歌管(gē guǎn)的意思:歌唱和管乐合奏的技艺,比喻事物协调统一,互相配合。
灵术(líng shù)的意思:指神奇的法术或术法,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穷愁(qióng chóu)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和忧愁。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世途(shì tú)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或事业的发展历程。
衰老(shuāi lǎo)的意思:指人体机能逐渐衰退,年龄渐长。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无灵(wú líng)的意思:没有灵气、没有生气。
先代(xiān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早期的人们。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 鉴赏
这首诗《戊戌除夕(其一)》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首联“独对残灯暗自惊,世途谁复念虚名”,开篇即以“残灯”为引,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诗人独自面对即将熄灭的灯火,内心不禁涌起一阵惊惧,感叹于世道人心的冷漠,似乎已无人再关心那些虚浮的名声。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环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反思。
颔联“索钱有虏诗难退,祀灶无灵术未精”,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忧虑所在。在社会中,金钱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即便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或诉求,也难以改变现实的困境。而祭祀灶神的传统习俗,也因缺乏有效的“灵术”而显得无力。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无奈。
颈联“半壁图书先代业,四邻歌管少年情”,转而关注历史与文化传承。诗人提到自己虽身处半壁江山,但依然珍视着前人留下的书籍与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他注意到周围年轻一代的欢声笑语,这与自己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尾联“二毛岂必缘衰老,只恐穷愁白易生”,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诗人认为,头发变白并非仅仅因为年老,更多的可能是由于生活的困苦与内心的忧愁。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难以避免经历种种困难与挫折。
综上所述,《戊戌除夕(其一)》通过诗人对生活、社会、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画面,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陈编修汝翼病死,次日其妾吴氏殉之,时癸未七月廿二日
惜匆匆楼头燕子,秋来留便难住。
成灰红粉犹生叹,况作高楼坠蕊。秋最苦。
见多少、西风败草无青处。问天莫语。
任同穴杳冥,鸩觞和血,九地觅归路。
断肠事,争肯徘徊自误。侬心未许人觊。
只伤君献凌云赋,毕竟虚名何补。君可悟。
君不见、严徐东马皆尘土。百年似此,尚有个清娱。
夜台寂寞,随着子长去。
玉漏迟.中秋出都,夜过芦沟
雁儿无意绪,傍云斜度,夜分凄苦。
落叶征车,回首凤城天暮。
一片秦时古月,已照遍、关山羁旅。
凝望处,芦沟西北,数行烟树。
自怜草草天涯,怅负了家园,桂花尊俎。
牢落青衫,暗染几痕凉露。
今夕未知何夕,甚易水、荒寒如许。
愁欲赋,三声两声更鼓。
东风第一枝.秋灯
蟋蟀声中,流萤影外,小屏深夜低护。
悄然细雨侵时,恰是愁人坐处。
遮来翠袖,尚记取、春宵私语。
算几度、燕去鸿来,孤馆剔残红缕。
花屡卜、酒徒易去,人著梦、纸窗未曙。
西风几个黄昏,缺月几家机杼。
槐黄过了,又重把、孤檠分付。
愧十载、误汝清光,不照绮筵朱户。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