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气昏(qì hūn)的意思:因愤怒、气愤而晕倒或昏厥。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烟林(yān lín)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森林,也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雨气(yǔ qì)的意思:指雨过天晴,暴雨过后天空放晴,比喻困难过后,事情顺利解决,希望出现。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中的溪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氛围和旅人的孤独感。
首句“烟林雨气昏”以烟雾缭绕的山林和蒙蒙细雨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烟与林的结合,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迷离的世界,而雨气的“昏”字,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阴沉与模糊,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压抑感。
接着,“行客苦迢递”一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行旅之苦。这里的“行客”不仅指具体的行人,也泛指所有在旅途中的人们,无论是古代的文人墨客还是现代的匆匆过客。他们面对的是漫长的路途和未知的前方,这种孤独与疲惫的情感被“苦”字深刻地表达出来。“迢递”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行人在风雨中跋涉的不易。
后两句“谁知渡溪桥,风尘满天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渡溪桥意味着行旅者即将或已经跨过了一个重要的地理节点,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旅程并未结束,前方依旧充满未知。而“风尘满天地”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交加,还是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都让行旅者感到身心俱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风雨中的自然之美,又深刻揭示了行旅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生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