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千古恨,高高将听卑。
亦知曾补后,不似未分时。
得气(de qì)的意思:
(1).谓得以逞其志气。 汉 晁错 《募民实塞疏》:“欲立威者,始于折胶,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后未易服也。”
(2).谓适合节气、时令。 汉 班固 《答宾戏》:“得气者蕃滋,失时者零落。”
(3).中医学名词。即针感。指针刺穴位后,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分时(fēn shí)的意思:指按照时间分配任务或工作。
古恨(gǔ hèn)的意思:古代的遗恨或怨愤。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空阔(kōng kuò)的意思: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千古恨(qiān gǔ hèn)的意思:指长久以来的仇恨、怨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后七问(其一)问天》。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我有千古恨,高高将听卑”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愤与无奈,将个人的情感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既有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又感叹于现实的低落与卑微。接下来,“亦知曾补后,不似未分时”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不同感受,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得气清何少,流光照或私”则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与人性的关系,清新的空气虽少,却能照亮人心,引人深思。这里的“流光”既可理解为时间的流逝,也可视为内心的光芒,强调了个体在时间洪流中的自我照耀与成长。
最后,“可能空阔外,容我管中窥”以广阔的天地与狭窄的视角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有限的个人世界,仍渴望探索更广阔的精神领域,追求超越世俗的智慧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个人情感、历史变迁、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
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
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
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
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贤。
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
滑和固难久,循性得所便。
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筌。
旧壑穷杳窱,新潭漾沦涟。
嵓花落又开,山月缺复圆。
轻策逗萝径,幅巾淩翠烟。
机闲鱼鸟狎,体和芝朮鲜。
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况今寰海清,复此鬓发玄。
顾惭缨上尘,未绝区中缘。
齐竽终自退,心寄嵩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