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凌义渠的文人对蜀地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通过“一话金风失彗芒”,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事件相联系,暗示着某种变革或转折的到来,金风象征着清新的变革之风,而“失彗芒”则可能暗喻着旧秩序的衰败或消失。
“凭教士女洗戎装”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这种变革的广泛影响,无论是士人还是平民,都开始摒弃过去的武装状态,转向和平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对社会风气转变的描述,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蜀人休诉攀留苦”则表达了对蜀地人民长久以来所承受苦难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苦难即将得到缓解或终结。这里的“攀留苦”可能指的是蜀地人民在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终古恩威照此方”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长久以来的治理与教化(恩威)对于这片土地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力量将持续影响和保护这片区域,给予人们安定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寓意深远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蜀地深厚的情感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阳山大石
殷勤挟小艇,迤逦登大石。
怪险若神造,幽阒真鬼宅。
凌汉龙头昂,负重龟背磔。
倒拽万牛喘,列坐千人窄。
眇视笑一拳,端拜俯半额。
凭肩护胫酸,呼酒镇心忒。
古壁剥旧题,灰窦碍颓屐。
甫快雨忽晴,刚醉日欲夕。
老禅嗜文词,短卷盈咫尺。
挥毫神欲飞,云开万峰碧。
还京乐
岁华惯,每到和风丽日欢再理。
为妙歌新调,粲然一曲,千金轻费。记夜阑沈醉。
更衣换酒珠玑委。怅画烛摇影,易积银盘红泪。
向笙歌底。问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欢娱,离别兴味。
谁怜露浥烟笼,尽栽培、艳桃秾李。
谩萦牵,空坐隔千山,情遥万水。
纵有丹青笔,应难摹画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