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倦(bù juàn)的意思:不知疲倦,不知疲劳,坚持不懈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非难(fēi nàn)的意思:指责、责备。
好似(hǎo sì)的意思:好像;仿佛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义方(yì fāng)的意思: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 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 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擢秀(zhuó xiù)的意思:擢秀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人才出众,才华超群。
- 鉴赏
这首诗以“渊源堂十二诗”中的第九篇“擢秀斋”为题,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如同东山谢氏般高洁的人物形象,满庭芝兰,象征着他的品德高尚,周围环境的清雅。
“好似东山谢”,开篇即以东晋名士谢安为喻,表达了对主人公品格的赞美。谢安不仅才华横溢,更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著称,此处将主人公比作谢安,暗示其同样具备卓越的才学与高尚的人格。
“满庭芝与兰”,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环境的高雅与清幽。芝兰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清雅的品质,满庭芝兰的景象,既是对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美化,也是对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映射。
“义方能不倦”,强调了主人公在道义上的坚持与不懈。这里的“义方”指的是正确的道理或行为准则,“不倦”则表明了他对于道义的追求始终如一,不因外界因素而改变。
“擢秀固非难”,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主人公才能出众的认可。擢秀,意指拔地而起的秀美之物,这里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才华与成就。此句暗示,对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品行高洁的人物而言,取得杰出的成就并非难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赞美了一位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其在道义上的坚守与在成就上的非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