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赣 丞 陈 择 之 官 满 归 清 江 追 饯 珠 林 宋 /赵 蕃 经 行 此 地 几 维 舟 ,我 亦 飘 零 苦 倦 游 。旱 久 未 教 梅 破 腊 ,霜 迟 留 得 划 含 秋 。离 怀 不 似 残 年 促 ,细 雨 何 如 骤 雪 收 。底 事 令 人 重 分 首 ,自 兹 出 处 恐 殊 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迟留(chí liú)的意思:迟延逗留,拖延不去。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分首(fēn shǒu)的意思:分手、分离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离怀(lí huái)的意思:离开原来的地方,远离亲友或故土。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破腊(pò là)的意思:指破坏、摧毁、消灭。
维舟(wéi zhōu)的意思:修理船只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 注释
- 经行:经过。
此地:这个地方。
几维舟:几次乘船。
飘零:漂泊不定。
苦倦游:感到疲惫的旅行。
旱久:长久干旱。
梅破腊:梅花绽放(腊月是冬季,梅花通常在冬末春初开放)。
霜迟:霜降推迟。
草含秋:草地还带有秋天的痕迹。
离怀:离别之情。
残年促:垂暮之年的急迫。
骤雪收:骤然消融的雪。
底事:为何。
分首:分别。
出处:去向。
殊谋:不同的计划或打算。
- 翻译
- 我曾多次经过这里乘船,漂泊不定让我感到疲惫。
干旱已久,梅花仍未在寒冬开放,霜降晚来,草地还残留着秋天的气息。
离别的愁怀不像垂暮之年的急迫,细雨的温柔怎比得过骤雪的急切消融。
不知为何,这次分别让人格外伤感,从此以后,我们的去向可能各不相同。
- 鉴赏
这首宋诗是赵蕃为好友陈择之官满归乡时所作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环境和表达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经行此地几维舟”,诗人回忆了与陈择之多次在此地的相聚与别离,表达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接着,“我亦飘零苦倦游”流露出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长久疲于奔命的感慨。
“旱久未教梅破腊,霜迟留得草含秋”两句,通过写旱情未解、梅花未开和草色尚带秋意,暗示了友人归期的延误,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归乡路途艰难的关切。
“离怀不似残年促,细雨何如骤雪收”进一步抒发离别之情,将离别之情与残年相比,显得更为深沉,而细雨与骤雪的对比,则寄寓了诗人希望友人的归程能像骤雪收尽一样顺利。
最后,“底事令人重分首,自兹出处恐殊谋”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去向的忧虑,担心此次分别后,彼此的仕途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寓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二陶徵君潜田居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