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谒陵次允升太史送行韵》
《冬至谒陵次允升太史送行韵》全文
明 / 顾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门愁望北风骄,百里园陵亦未遥。

馀雪印堤尘不动,诸山迎日雾全消。

松楸夹道前日冠佩中天限此宵。

想得群仙会朝罢,并瞻云物丰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丰饶(fēng ráo)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农作物丰收的状态,也可用来比喻事物充满富足和充裕的情况。

冠佩(guān pèi)的意思:戴上帽子和佩饰物。也指担任高官重要职务。

会朝(huì cháo)的意思:指能够辨别时势,有远见,能够预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迎日(yíng rì)的意思:迎接旭日,象征新的开始或希望。

园陵(yuán líng)的意思:园陵是指古代帝王陵墓的总称,也泛指陵墓或墓地。在成语中,园陵常常用来比喻豪华富丽的建筑或雄伟壮丽的景观。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冬至谒陵次允升太史送行韵》描绘了冬至时节作者出行谒陵的情景。首句“出门愁望北风骄”,以北风的强劲渲染出冬日的严寒,也暗含出行的艰辛。接着,“百里园陵亦未遥”表达了对陵墓不远的期待和庄重心情。

“馀雪印堤尘不动,诸山迎日雾全消”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写出了冬日景色的静谧与清新,积雪覆盖的堤岸与雾气散去的山峦,展现出冬日特有的宁静之美。

“松楸夹道如前日”,暗示道路两旁的松树和楸树依旧如旧,给人以历史的延续感;“冠佩中天限此宵”则寓言自己此行的重要使命,仿佛肩负着上天赋予的重任。

最后两句“想得群仙会朝罢,并瞻云物庆丰饶”,想象仙人们在朝会后一同欣赏这丰饶景象,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冬至谒陵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而积极的情感。

作者介绍
顾清

顾清
朝代:明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猜你喜欢

宝剑篇送及门陈国是方遂千北上

我有宝剑火之精,衔英蓄颖不可名。

千金不受邯郸侠,室中夜夜作龙鸣。

汝今挟策见天子,并辔相遇颜色喜。

二月春风满上林,无数杏花迎结绮。

此日分携欲赠君,腰间解去七星文。

宝燄千芒铄白日,金光一闪凌青云。

我初铸之良不易,风胡欧冶倾能事。

至今在匣四十年,拂拭摩挲犹未试。

蹉跎常恐成铅刀,赤山百鍊徒为劳。

神物逢人有时在,汝行佩此雷应号。

君不见丰城双剑无人识,紫气直冲斗牛侧。

天生华焕一朝来,石函百尺泉阿出。

莫誇切玉锷如霜,匣中惜此莲花铓。

乘时早得及锋试,云霄伫见蛟龙翔。

(0)

翠岩亭

步屧出幽林,岩欹积翠深。

烟含孤磴折,云乱一溪阴。

古树闻初偈,逃禅称静心。

尊前遮莫醉,未怪早抽簪。

(0)

登东山绝顶

天辟灵源一字开,倦游司马独登台。

三江秋色当轩尽,两粤风烟动地来。

屐齿兴酣凌绝巘,鹖冠愁对酌孤罍。

白云万里思华发,转动江南庾信哀。

(0)

厓山吊古·其一

厓海波涛万派流,宋家曾此覆王舟。

君臣空切强元齿,天地谁堪社稷忧。

春尽杜鹃犹迸血,时来社鼠亦深谋。

悠悠易代成悲感,慷慨还怜国士愁。

(0)

仙河云影

长河枕石水涓流,河上仙翁有迹留。

雨霁波光晴弄影,涧潺泉涌碧浮邱。

离离禾黍村城绕,淡淡香风石径幽。

仙子乘槎何处去,临河怅望使人愁。

(0)

赠张老师九首·其五

谁识真人葛稚川,丹成勾漏意悠然。

就令南海花逾美,未信乘槎问日边。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