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
饭余听涧落,经罢看云还。
恐有寒山句,多题藓石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自在的氛围。诗人以“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开篇,直接点明了隐居并非为了山本身,而是钟情于山中那份难得的清闲与自由。接下来,“野菜何消种,柴门不要关”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与随性,无需刻意耕种野菜,也不需紧闭柴门,似乎与世隔绝,却又自在逍遥。
“饭余听涧落,经罢看云还”则细腻地刻画了隐士日常的一幕:饭后闲暇时分,听山涧流水潺潺,经书读罢,抬头望向悠悠白云。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隐士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最后,“恐有寒山句,多题藓石间”一句,以对寒山诗句的想象,巧妙地表达了隐士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热爱,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心灵自由的隐士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柏城亲见五云飞,归奏严宸侍玉墀。
重待三长专笔削,新迁八座总纲维。
却缘关辅初通属,便向斋坛去把麾。
暂使文星历东井,方资远略控西陲。
乖崖今觉诙谐验,清献但容龟鹤随。
巫峡风高送帆席,锦江春动照旌旗。
临川略应添刀梦,宣室行闻盛德诗。
看取锋车即西去,岩廊正欲聚皋夔。
宣城从古胜,谢守擅风流。
夫子名当世,君王付此州。
讼铃闲郡阁,吟笔动江楼。
莫忆窗中句,能诗今隐侯。
乾坤五月气炎歊,丞相忧农心更焦。
思脱尘埃遗暑湿,拟排寥廓御风飙。
穴中战蚁空知验,云外晴虹尚肆祅。
下土颙颙望霖雨,好回天意慰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