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尘氛(chén fēn)的意思:指尘土弥漫的气氛,形容事物昏暗、沉闷或萧条无望。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僻远(pì yuǎn)的意思:指地理位置偏远、与世隔绝的地方。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山事(shān shì)的意思:指私人的事情或私人之间的事务。
宿云(sù yún)的意思:指久留天空的云彩,比喻错误或不良的事物长时间存在。
幽僻(yōu pì)的意思:幽僻指的是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孤僻、不合群。
竹秋(zhú qiū)的意思:指秋天竹子的颜色变黄,暗示事物逐渐进入衰败、衰落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陵城外兴教寺的宁静与深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寺庙周围环境的幽静与远离尘嚣的氛围。首联“广陵城外寺,幽僻远尘氛”直接点明了寺庙的位置与环境特点,暗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感。
接着,“万竹秋含雨,高松暝宿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清幽与神秘。竹林在秋雨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而高耸的松树则在夜晚时分,仿佛与天上的云彩相接,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跏趺僧入定,慷慨客论文”描绘了寺庙内僧侣修行与文人交流的场景,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也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风骨与情怀。这里,“跏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僧侣盘腿打坐的姿态,而“慷慨”二字则生动地表现了文人谈论学问时的激昂与热情。
最后,“欲觅开山事,残碑半藓纹”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历史的探寻与感慨。通过寻找关于寺庙创建者或早期历史的线索,诗人不仅展现了对古迹的尊重与好奇,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兴教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和文人聚会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与文学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十一为方务德侍郎寿
紫橐论思旧,碧落拜除新。
内家敕使,传诏亲付玉麒麟。
千里江山增丽,是处旌旗改色,佳气郁轮囷。
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建崇牙,开盛府,是生辰。
十州老稚,都向今日祝松椿。
多少活人阴德,合享无边长算,惟有我知君。
来岁更今日,一气转洪钧。
感春十三首·其三
致酒傍修竹,竹风吹我衣。
临觞曷不乐,感此盛与衰。
昔我池边柳,北风无完枝。
春芽忽可撷,弱弱不自持。
荣枯两相召,念此能几时。
要终必复始,惜我芳华姿。
自古无如何,悲歌欲何为。
聊进杯中物,日醉以为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