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到月(dào yuè)的意思:指程度非常深或时间非常久远。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画堂(huà táng)的意思:指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婚姻,将婚姻视为一种交易或权谋的观念。
金鼎(jīn dǐ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声名卓著的高官或重要职位。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地位崇高、价值非凡。
惊奇(jīng qí)的意思:指因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而感到非常吃惊或意外。
兰麝(lán shè)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言行慎重。
墨客(mò kè)的意思:指以文学艺术为业的人,特指以写作为主要职业的人。
攀翻(pān fān)的意思:攀翻是指攀爬、爬升或攀登的动作,也可以用来形容迅速提升或超越。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退士(tuì shì)的意思:指因为不满现状或受到挫折而主动辞去官职或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吟讽(yín fěng)的意思:用言辞或行动巧妙地讽刺、嘲笑或挖苦他人。
园丁(yuán dīng)的意思:指照料花草树木的人,也比喻照顾、教育他人的人。
- 翻译
- 夜晚吟诗直到月落西斜,众人惊讶于珍贵之物聚于寒门。
才华出众者不妨看看宫廷中的寻常花草,隐士则欣赏屋檐下的花朵以自娱。
园丁未必了解每棵树的特性,文人更怕被嘲笑如初生的姜芽一般未经雕琢。
华丽的厅堂里金鼎燃香,兰花麝香弥漫,哪里有自然的风雅可以夸耀。
- 注释
- 吟讽:夜晚吟诵诗歌。
攀翻:探索、追寻。
月斜:月亮偏西。
惊奇:惊讶。
宝聚:珍贵物品聚集。
贫家:贫穷人家。
高才:才智出众。
盍:何不。
宫中草:宫廷里的花草。
退士:隐居或退职的人。
屋角花:屋檐下的花朵。
未必:不一定。
园丁:种植花草的人。
谙:熟悉。
树性:树木的特性。
墨客:文人。
姜芽:比喻未经雕琢的新事物。
画堂:华丽的厅堂。
金鼎:古代烹煮器具。
熏兰麝:点燃兰花和麝香。
天然韵:自然的风雅。
誇:夸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赋闲在家的景象,通过对家中月光、奇珍异宝的描述,以及对宫廷生活和自然界变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吟讽攀翻到月斜”,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着窗外斜入的月光,沉浸于古诗词之中,寻找灵感和寄托。月亮象征着清冷与孤寂,而“众惊奇宝聚贫家”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心中充满了对知识和艺术的珍视。
“高才盍视宫中草”,这里的“高才”指的是有才能的人,能够在宫廷之内也能看到平凡的事物,如同看待一般的野草一样,这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心态。紧接着,“退士聊看屋角花”则表明了即便是已经退出仕途的士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小景致也能保持一份淡然和欣赏。
“未必园丁谙树性”,诗中提到的园丁并非对树木有深刻理解,而是在做着表面的照料。这里暗示了对于自然界的真正认识需要更深层次的观察和感悟。“更愁墨客笑姜芽”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作为文人的内心世界,对于世事变化的关注,尤其是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生机的事物,如同新生的姜芽一样。
最后,“画堂金鼎熏兰麝,岂有天然韵可誇”则描绘了一种高雅的生活场景。诗人用香炉中的兰麝来比喻文学创作,就如同熏香一般需要技巧和耐心,而问“岂有天然韵可誇”,则是在探讨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在不经意间捕捉到天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雅生活态度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于中丞入回鹘
风沙万里行,边色看双旌。
去展中华礼,将安外国情。
朝衣惊异俗,牙帐见新正。
料得归来路,春深草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