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鹤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初闻鹤唳》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开篇“海天寥寥禾黍秋”,以辽阔的海天与成熟的稻谷为背景,营造出秋季特有的宁静与丰收之感。接着,“人籁已息烟雾收”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自然界的声响都已沉寂,只有轻烟缓缓散去,更加凸显出周围环境的清幽。
“数声鹤唳草堂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鹤的啼鸣打破了草堂的宁静,但这种打破并非带来喧嚣,反而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和谐。鹤唳之声在空旷的环境中回荡,既显得悠远又不失清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最后,“何苦更向咸阳游”一句,诗人借鹤唳之景抒发了对远离尘嚣、向往宁静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对过往繁华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张司录见寄
不曾识面已倾倒,便觉胸中泾渭分。
句精不减李长吉,才高大类沈休文。
看山诗眼湛如水,拄笏爽气高摩云。
他年竹屋夜连榻,妙语悬知过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