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东国(dōng guó)的意思:指东方国家,特指日本。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施行(shī xíng)的意思:指执行、实施某项政策、法令、计划等。
一是(yī shì)的意思:表示列举中的第一个,也可表示一个事物的首要因素或条件。
逐臣(zhú chén)的意思:指逐个赶走官员,特指君主对官员进行清洗、整顿或清除异己。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翻译
- 他确实能够赢得万人之心,他的行动足以扫除胡虏的尘埃。
南方怎能没有高尚的隐士,东方国家又何妨接纳被贬斥的人才。
- 注释
- 一是:指代某个人或事物。
端:确实,果然。
服:使……信服。
万人:许多人,众人。
胡尘:胡人,这里可能指代外族侵略者。
南州:南方地区。
不可无:不可或缺。
高士: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逐臣:被贬谪或流放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感》,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局势的感慨。首句“一是端能服万人”赞扬了某个人才具有卓越的能力和威望,能够引领和激励大众。次句“施行自足扫胡尘”则寓意此人若得施展才华,必能荡平外敌,清除边疆的纷扰,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接下来,“南州不可无高士”强调了南方地区也需要有高尚品德的贤士,以支撑地方的治理和发展。最后一句“东国何妨有逐臣”,“逐臣”可能指的是被贬谪的官员,暗示即使身处逆境,东国(可能指南宋)也不应忽视这些有才能的人。
整首诗通过赞美人才和期待其发挥作用,寄寓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