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白 艾 原 客 唐 /方 干 原 上 桑 柘 瘦 ,再 来 还 见 贫 。沧 州 几 年 隐 ,白 发 一 茎 新 。败 叶 平 空 堑 ,残 阳 满 近 邻 。闲 言 说 知 己 ,半 是 学 禅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禅人(chán ré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也泛指修行佛教或道教的人。
近邻(jìn lín)的意思:指住在附近的邻居,也用来形容相互关系密切的人或事物。
来还(lái huán)的意思:表示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进行补救或弥补。
平空(píng kōng)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消失,没有任何征兆。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说知(shuō zhī)的意思:指明白地说出真实情况或真相。
闲言(xián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没有实质内容的言论或传闻。
学禅(xué chán)的意思:指学习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精神境界。
言说(yán shuō)的意思:说话必须真实可信,行动必须果断有力。
一茎(yī jīng)的意思:指一根植物的茎,形容事物的数量极少。
再来(zài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重复出现或再次发生的意思。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翻译
- 原野上的桑树和柘树显得枯瘦,再次来访依旧见到此地的贫瘠。
在水边的绿洲隐居了几年,新生的一根白发见证了时光的流逝。
枯败的叶子铺满了空旷的壕沟,落日的余晖洒满了附近的田野。
闲聊中谈及知心朋友,多半是那些修习禅道的人。
- 注释
- 原上:原野上。
桑柘:指桑树和柘树,两种树木,常用以形容田园景色。
瘦:这里指树木因缺少滋养而显得不茂盛。
再来:再次来到。
还见:依然看见。
沧州:水边的绿洲,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几年隐:隐居了几年的时间。
白发一茎新:一根新长出的白发,象征年华老去。
败叶:枯败的叶子。
平空堑:平躺在空旷的壕沟里。
残阳:落日,傍晚的太阳。
满近邻:照亮了周围的邻近地区。
闲言:闲聊的话语。
说知己:谈论知心朋友。
半是:大部分是。
学禅人:学习禅宗的人,通常指追求心灵平静与悟道的人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来的情景,他再次来到故土,却发现自己的桑树和柘树都已瘦弱不堪,再看自己,也是贫穷如旧。沧州一带的日子里,诗人隐居多年,而今白发如霜,岁月在无声中流逝。
“败叶平空堑”和“残阳满近邻”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秋天晚景的画面:落叶铺满了空旷的田埂,夕阳余晖洒满了附近的居民区。这里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闲言说知己”一句,透露出诗人与知心好友之间的交流,而“半是学禅人”则隐含着诗人在生活中寻求某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这里可能是指通过禅修来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励志诗
我己饱孟粟,妇可蚕而衣。
哀此道呼者,面瘠垢则肥。
饲之无馀粮,泥中我式微。
丈夫若两霜,凛冽夫高飞。
曳裾傲不前,干禄意长违。
奈何久蓬蒿,栖室反伊威。
勖彼华盛节,树绩于常旂。
斲轮脂其毂,秣马游王畿。
乱离壮士奋,竹帛乃相依。
深耻白首老,蒲伏挟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