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虽是(suī shì)的意思:尽管如此,虽然如此
亡赖(wáng lài)的意思:指人丧失依靠、无依无靠的境地。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吟蛩(yín qióng)的意思:指在寂静的夜晚,听到蛩蛩声响而引发的思考和感慨。
终夜(zhōng yè)的意思:整个夜晚,整夜不眠。
风前烛(fēng qián zhú)的意思:指在风势之前像蜡烛一样摇摆不定,形容人在困境中无法坚定立场或保持稳定态度。
- 注释
- 乡里:乡村。
千山月:千山万岭的月光。
尘埃:尘土。
两鬓星:斑白的头发像星星。
秋声:秋天的声音。
爽:清爽。
客耳:旅人的耳朵。
不堪听:难以忍受。
多泪风前烛:在风中流泪的蜡烛。
孤明:孤独的光明。
竹外萤:竹林外的萤火虫。
吟蛩:吟唱的蟋蟀。
亡赖:顽皮。
几曾停:不曾停止。
- 翻译
- 乡村的夜晚,千山万岭映照着皎洁的月光,我两鬓斑白,如同沾染了尘埃的星星。
秋天的风声虽然清爽,但对于旅人来说,却难以承受这寂寥的听觉体验。
在风中摇曳的蜡烛,泪水涟涟,像是孤独的光明在竹林外闪烁。
连鸣的蟋蟀更是顽皮,整夜都在吟唱,不曾停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秋夜中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乡里千山月"写出了家乡月色皎洁,山峦重叠的画面,而"尘埃两鬓星"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因长途跋涉和岁月流逝而在两鬓增添的风尘与白发。"秋声虽是爽",点出秋夜凉爽的气候,然而"客耳不堪听",却透露出诗人内心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客居他乡的耳朵难以承受这份寂寥。
"多泪风前烛"以蜡烛流泪自比,暗示诗人内心的感伤,"孤明竹外萤"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之感,萤火在竹林外微弱地闪烁,如同诗人的心境。"吟蛩更亡赖",秋虫的鸣叫不断,增添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终夜几曾停"则写出诗人彻夜难眠,思念之情无法停歇。
总的来说,这首《秋夜怀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在外漂泊的孤寂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登单于台
五叶英雄主,长驱等拉摧。
单于先退舍,天子自登台。
鸣镝经营远,乘舆警跸来。
穹庐空漠遁,黄屋半天开。
雁塞三更月,龙廷一炬灰。
公卿争上寿,扈从翠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