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丹阳县五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朱檐:红色屋檐。
碧瓦:绿色琉璃瓦。
青澜:青色的波浪。
洁馆:洁净的馆舍。
佳亭:美丽的亭子。
使往还:让往来的人们。
船上:在船上。
高桥:高高的桥。
三十尺:三十尺高。
市人:街市上的人。
倚折:倚靠或折断。
石栏干:石头栏杆。
- 翻译
- 朱红色屋檐与碧绿琉璃瓦映照着青色的波澜
洁净的馆舍和美丽的亭台让来往的人们驻足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朱檐碧瓦照青澜"中,朱檐指红色的屋檐,碧瓦则是绿色的屋顶,两者交相辉映,反射在清澈的河流之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体现了他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
"洁馆佳亭使往还"则是从建筑物转向空间活动,"洁馆"指的是整洁优雅的大厅或室内空间,而"佳亭"则是一种位于园中、山上或水边,可供人憩息游玩的小建筑。这里的"使往还"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人们可以在这些美好的环境中来回徘徊,享受自然之趣。
接下来的"船上高桥三十尺"一句,更是增添了动态的景象。诗人站在船上,看着岸边的高桥,这种视角的变化,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在水面上飘移的感觉。这里的"三十尺"不仅是一个具体的高度数值,也让人联想到古代中国对尺寸的精确度量。
最后一句"市人倚折石栏干"则描绘了市井生活中的普通百姓,人们倚靠在桥边的石栏杆上,或许是休息、或许是在观望着河流中来往的船只。这里的"倚折"一词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姿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关注和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图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