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翠(chóu cuì)的意思:形容景色凄凉、草木凋零的样子。
楚梦(chǔ mèng)的意思:指痴迷于幻想或空想,不切实际。
翠被(cuì bèi)的意思:翠绿的被子,比喻春天大地万物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芳尘(fā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香气和美好的声誉。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渐渐(jiàn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慢慢地
离恨(lí hèn)的意思:离别时的悲伤和痛苦之情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虚度(xū dù)的意思:指浪费时间或不努力工作,虚度光阴。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吟声(yín shēng)的意思:指大声吟咏,发出悦耳的声音。
玉笛(yù dí)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
越吟(yuè yín)的意思:指诗人在吟咏时,情感激发,越吟越发自然流畅。
- 鉴赏
这首诗《长安感怀》由唐代诗人张祜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游子在长安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家寄东吴西入秦,三年虚度帝城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背景与处境,从东吴远赴长安,却在这帝都度过了三年时光,看似繁华实则虚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流光渐渐到华发,离恨萧萧生白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青丝已渐成华发,而心中的离愁别绪如同秋风吹过白蘋,无处不在,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颈联“楚梦觉来愁翠被,越吟声尽怨芳尘”运用典故,以楚梦和越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醒来后,梦境中的翠被依旧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而吟唱越地之歌时,歌声中充满了对往昔芳尘的哀怨。
尾联“更闻玉笛吹明月,一曲风前泪满巾”以玉笛吹奏明月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悲凉的意境。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诗人站在风中,泪水已湿透衣襟,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