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缠罚带红绡捲,腰插昆刀电锷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保障(bǎo zhàng)的意思:保障指确保某种权益或利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红绡(hóng xiāo)的意思:红色的细丝线。比喻美好的姻缘。
羁縻(jī mí)的意思:指统治者控制边疆地区的政策和手段。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盘头(pán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发盘起来的样子,形容整齐、整洁。
犬牙(quǎn yá)的意思:形容武器或工具锋利,咬合严密。
上代(shàng dài)的意思:上个时代或上一代人。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属国(shǔ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统治或控制。
天家(tiān jie)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家族世代传承的技艺。
同属(tóng shǔ)的意思:同属指的是同属一类或同属于同一个组织、团体等。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宣恩(xuān ēn)的意思:表达恩情,感谢恩德。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足踏(zú tà)的意思:踩在脚下,用脚踏实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羌族和番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首句“羌女盘头戴野花”,生动地刻画出羌族女子的装扮,她们将头发盘起,佩戴着山间采摘的野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民族特色。接着,“番丁洗足踏泥沙”则描绘了番族男子的生活状态,他们赤脚在泥沙中劳作,体现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环境。
“身缠罚带红绡捲,腰插昆刀电锷斜”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示了边疆民族的生活方式。身缠的罚带和腰插的昆刀,不仅是装饰,也是身份和技能的象征。罚带可能代表了某种荣誉或职责,而昆刀作为武器,显示了他们面对外界挑战时的准备和勇气。
“上代羁縻同属国,圣朝无外即天家”这两句,表达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上代的羁縻政策使得这些地区与中原王朝保持了一定的联系,而到了圣朝(这里指清朝),边疆被视为国家的一部分,强调了统一与归属感。
最后,“须知保障宣恩远,雨露何曾别犬牙”两句,表达了对边疆地区治理与保护的重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保障边疆的安全与稳定都是国家的重要任务。这里的“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强调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关怀与支持,确保了边疆与内地的和谐共处,如同犬牙交错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边疆民族的生活风貌与国家治理的理念,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现实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饮酒
当空皎皎出素月,清辉乍圆还复缺。
我生决无彭祖年,岂能郁郁空忧天。
众人皆醉我亦醉,则予胸中浩浩焉。
三闾大夫何为者,醒然独卧沧江下。
我来汨罗唤不起,仰天长叹泪盈把。
刘伶尽日眠酒中,醒时双眼常朦胧。
陶潜攒眉不入白莲社,捧杯采菊坐篱东。
古来达士惟有醉,求田问舍良可愧。
丈夫负此七尺躯,岂能扰扰撄俗累。
春日村游发杏花,冬风万里飞寒沙。
此时颜色不饮酒,坐看两鬓堆霜华。
开我怀,扬君眉。
夷齐当年空饿死,陶猗亦皆龌龊儿。
请君置此名利于身外,颓然终岁无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