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识人兴料,客辨羊肉厄。
人自不觉死,羊亦不觉搦。
恰似园中瓜,合熟即须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其七十)》。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死、因果与人性的主题。
“向命取人鬼,屠儿杀羊客。” 开篇即以“命”为线索,探讨人的命运与自然界的生灵之间的关系。人与鬼、屠夫与食肉者,都在各自的命运轨迹上行动,而这一切似乎都遵循着某种不可见的力量指引。
“鬼识人兴料,客辨羊肉厄。”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前句的意象,鬼能预知人间之事,而食肉者则能分辨羊肉的品质。这里通过对比,暗示了人在面对生死、善恶时的无知与盲目。
“人自不觉死,羊亦不觉搦。” 死亡对于人来说往往来得突然且不易察觉,而对于羊来说,被宰杀的过程可能也是一片茫然。这句诗通过动物的视角反观人类,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恰似园中瓜,合熟即须掷。” 最后一句以园中成熟的瓜比喻人生,暗示着一切事物都有其生长与衰败的周期。当瓜成熟之时,便是它被摘下、结束生命之时。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也是对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死亡、因果关系的深思,以及对人类自身无知与盲目性的反思。王梵志以其独特的视角,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引人深思。
怀冰抱蜀,廿年来、豪士惜分张。
君也驰驱关陇,沙碛阵云黄。
我亦壮游三管,伴飞鸢、跕跕下蛮江。
叹市朝都换,旧人谁在,留眼看沧桑。
漫比退飞宋鹢,好江山、乘兴莫凄凉。
玉笛楼中吹起,声彻鹤家乡。
怕问故山猿鸟,共虫沙、一例话兴亡。
效楚累哀怨,国魂招复应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