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台(bīng tái)的意思:冰台指冰上的平台,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基。也可以指冰上的舞台。
浮水(fú shuǐ)的意思:形容物体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比喻虚浮、不实在。
汗衣(hàn yī)的意思:指因为劳动或者紧张的工作而出汗的衣服,比喻辛勤劳动。
槐龙(huái l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超群,具有卓越的才华和能力。
黄盖(huáng gài)的意思:指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或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讲筵(jiǎng yán)的意思:指主持宴会或聚会时,以讲演或讲座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近午(jìn wǔ)的意思:指接近中午的时间,也可以指接近某个时刻或阶段。
龙天(ló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飞龙的形象,比喻雄壮威武、气势磅礴。
水槛(shuǐ kǎn)的意思:指水的边缘或岸边。
听讲(tīng jiǎng)的意思:专心倾听讲授的内容。
- 注释
- 浮:漂浮,照射。
水槛:水边的栏杆,这里指亭子。
虚黄盖:形容黄盖亭空旷且泛黄。
凉满:充满凉意。
冰台:清凉的平台。
翠舆:绿色的华盖,代指尊贵者乘坐的车辆。
槐龙:槐树上的龙形装饰,可能指日影或夏日景象。
天近午:接近中午。
汗衣:因热而出汗的衣服。
讲筵书:讲台上讲解的书籍,可能指学术讲座或授课内容。
- 翻译
- 阳光在水面跳跃,照亮了空旷的黄盖亭,凉意充盈着冰凉的平台,等待着绿色华盖的到来。
随着太阳升高,接近正午时分,即使汗水湿透衣裳,人们仍在专心聆听讲台上传来的书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的宫廷景象。"光浮水槛虚黄盖",光线照射在空旷的水边栏杆上,犹如黄色的伞盖般明亮,营造出清幽的气氛。"凉满冰台待翠舆",冰凉的平台上等待着装饰华丽的绿色车辆,暗示着节日的尊贵和仪式感。
"日转槐龙天近午",夏日炎炎,阳光下槐树的影子如龙般蜿蜒,时间接近正午。"汗衣犹听讲筵书",即便天气炎热,皇帝或贵族们仍穿着厚重的衣服,专心致志地聆听讲经论道,显示出他们对知识的尊重和治国理政的专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宫廷端午节的庄重与学术氛围,体现了当时皇室文化生活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