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引相牙犬,邻还已夺牛。
《马关纪事·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马关纪事(其四)》。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外交家,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竟卖卢龙塞,非徒弃一州”开篇,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卢龙塞,古代边防要塞,此处借指重要的战略地区。诗人通过“竟卖”二字,揭示了某些人为了私利而牺牲国家利益的行为,不仅失去了一个州的领土,更是出卖了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接着,“赵方谋六县,楚已会诸侯”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阐述了历史上的权谋与联盟。赵方(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图谋六县,楚国则联合诸侯,展现了权力斗争与联盟合作的复杂性。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描述,反映了权力的争夺与合作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角色。
“地引相牙犬,邻还已夺牛”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边境争端的紧张局势。牙犬比喻边界线的划定,夺牛象征着领土的争夺。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诗人揭示了边界争端的激烈与复杂,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最后,“瓜分倘乘敝,更益后来尤”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瓜分,指的是将领土分割给多个势力,乘敝则是趁对方虚弱之时进行攻击。诗人预见到如果当前的问题不解决,未来可能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警醒,展现了黄遵宪作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