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趋 府 上 张 大 夫 唐 /司 空 曙 重 城 洞 启 肃 秋 烟 ,共 说 羊 公 在 镇 年 。鞞 鼓 暗 惊 林 叶 落 ,旌 旗 遥 拂 雁 行 偏 。石 过 桥 下 书 曾 受 ,星 降 人 间 梦 已 传 。谪 吏 何 能 沐 风 化 ,空 将 歌 颂 拜 车 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车前(chē qián)的意思:指事先预测、预见事物发展的情况。
洞启(dòng qǐ)的意思:指能够洞悉事物本质,启发人们的智慧和见识。
风化(fēng huà)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行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坏,失去原有的纯洁和正直。
歌颂(gē sòng)的意思:赞美、颂扬
过桥(guò qiáo)的意思:指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成功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
降人(xiáng rén)的意思:指让人感到敬畏或敬重的人降临到平凡的人间。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秋烟(qiū yān)的意思:秋天的烟雾,比喻事物的变幻和无常。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下书(xià shū)的意思:指写在下方的书,比喻知识或经验的积累。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谪吏(zhé lì)的意思:指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的官员。
重城(zhò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 注释
- 重城:指多层的城墙,形容城池坚固。
肃秋烟:秋天的雾气,这里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
羊公:指羊祜,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曾在襄阳任职,深受百姓爱戴。
在镇年:在地方任职的年份。
鞞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代指军队或官方的活动。
旌旗: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旗帜。
石过桥下书曾受:羊祜曾在襄阳的岘山留下碑文,后人常在此凭吊。
星降人间:象征羊祜去世,如同星辰陨落,表达对他的怀念。
谪吏:被贬谪的官吏。
沐风化:沐浴教化,即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
风化:教化,指羊祜对当地人的道德影响。
歌颂:赞扬,歌咏。
拜车前:古代礼节,表示敬意,这里指向羊祜的雕像或纪念地行礼。
- 翻译
- 重重城门洞开,秋烟缭绕,人们都在谈论着羊公当年在这里镇守的日子。
鼓声隐隐震动林间的落叶,旗帜遥遥拂过雁群的行列。
石头从桥下经过,上面仿佛还留有羊公的手书,星辰降落人间,他的事迹已在梦中流传。
被贬的官员怎能沐浴到他的教化,只能空自将歌颂之声献于车马之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行进至府上的情景,语言古朴,意境深远。"重城洞启肃秋烟"一句,设定了一个在深秋季节内心沉肃、气氛浓厚的场景。"共说羊公在镇年"表明诗人与听者共同回忆着历史上的某位将领(羊公)曾经在这个城镇中度过的岁月,透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鞞鼓暗惊林叶落"则是秋天战争氛围的渲染,战鼓声和树叶飘落交织出一幅动荡不安的画面。"旌旗遥拂雁行偏"中,旌旗在远处迎风招展,而雁阵则以斜角飞过,营造了一种边塞孤城的荒凉感。
"石过桥下书曾受"一句,诗人似乎在回忆自己或他人的往事,可能是在桥下接受某种教诲或是经历。"星降人间梦已传"则显得更加神秘,仿佛星辰降临人间,让人们梦想成真,或者是说一个美好的预兆已经在民间流传。
"谪吏何能沐风化"一句中,诗人质疑一个低级官吏是否能够领悟和接受高尚的道德教化。最后,"空将歌颂拜车前"则是对那些空有其表、徒具形式的赞美之词表示出一种无奈和嘲讽。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战争氛围的渲染、个人经历的回顾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