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残雨(cán yǔ)的意思:指雨势已经过去,只剩下雨水滴落的残余。
长天(cháng tiān)的意思:长时间,漫长的一天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嘉期(jiā qī)的意思:美好的时光或盛会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冥搜(míng sōu)的意思:冥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形容没有线索或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搜寻。
目极(mù jí)的意思:指眼睛的瞳孔极小,形容目光极为集中或专注。
轻雷(q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的雷声,比喻才情横溢但不为人所知。
塞下(sāi xià)的意思:指边远贫穷的地方。
眺听(tiào tīng)的意思:借景远眺,倾听声音。
外长(wài zhǎng)的意思:指外交部长,也可以泛指国家的外交官员。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谢幕(xiè mù)的意思:指演出结束后表演者向观众表示感谢并告别。
新秋(xīn qiū)的意思:新秋指的是秋天刚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阶段或者初期。
语默(yǔ mò)的意思:指言语缄默,不说话或保持沉默的状态。
中才(zhō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一定才华、能力的人。
尊前(zūn qián)的意思:在尊贵的人面前,表示恭敬和敬仰。
- 注释
- 眺听:远望和聆听。
目极:目光所及。
愁:忧愁。
关山:山河关隘。
殊语默:不同寻常的沉默。
忝游陪:惭愧地陪伴。
冥搜:深入思考。
新秋:初秋。
轻雷:轻微的雷声。
尊前:酒杯前。
塞下曲:边塞诗篇。
嘉期:美好的约定。
- 翻译
- 在幽静处适合远眺和聆听,目光所及之处满是亭台楼阁。
眼前的风景似乎懂得人心中的忧愁,山河关隘唤起我对梦境的记忆。
只道言语沉默无言,没想到能在此相伴游历。
歌声连绵起伏,激发了我深入思考,万物景象豁然开朗。
新秋时节,远处的树木归于沉寂,稀疏的雨声伴着轻雷。
屋檐外天空无边,杯酒前只有孤鸟飞来。
常常吟诵边塞的歌曲,深深感谢幕中的才子。
银河虽美,我们只能遥望,美好的约定何时才能实现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灵云南亭举行的宴会,诗人以"陪窦侍御"自称,表明其身份与参与宴会的情况。开篇两句"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透露出诗人对这次聚会环境的享受和赞赏,"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则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思和留恋。"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的微妙情感和独特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展示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入探索。"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描绘了一幅秋末时节的画面,诗人对这季节的感受和体验。
"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则是诗人在宴会结束后,对眼前的景致以及心中所思所感的描述。最后两句"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表达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和对同侪的赞赏。
全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宴会气氛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适在唐代文学界中的地位,以及他在这次灵云南亭宴会上的心境和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松雪上人
忆昔游招提,适喜尘事屏。
高堂坐清昼,日映松雪炯。
上人一单外,渊默守诸静。
了然尘幻空,独以诗自警。
童子为烧香,汲泉煮春茗。
留客听疏钟,声闻发深省。
归来忽三年,寤寐鹊山境。
何时复相从,踏月度修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