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人(bǐ rén)的意思:指文人、书法家
笔才(bǐ cái)的意思:指写作才华和技巧。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椽笔(chuán bǐ)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用来写作的笔。
挫笔(cuò bǐ)的意思:指写字时笔尖受到阻碍,无法顺利书写。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锋芒(fēng máng)的意思:锋芒指的是光芒、锋利之意,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具有出众的才华、能力或特点。
管城(guǎn chéng)的意思:指权力集中、管辖范围广的地方或机构。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家籍(jiā j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祖籍或家乡。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连城(lián chéng)的意思:形容关系紧密,相互依存的两个或多个事物。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毛锥(máo zhuī)的意思:指极小、极细的东西。
墨试(mò shì)的意思:用墨水来测试,比喻通过实际行动来检验或验证。
耐久(nài jiǔ)的意思:指物品经过时间考验后能够长期使用,不易损坏或磨损。
能耐(néng nài)的意思:指某人的才能和能力。
入手(rù shǒu)的意思:开始做某件事情或采取行动。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沈子(shěn zǐ)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够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处理问题,不被困难所吓倒。
兔颖(tù yǐ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品德出众,超过同辈或同类。
秃笔(tū bǐ)的意思:指毛笔没有毛,不能写字。比喻没有才华或者失去才华。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希有(xī yǒu)的意思:罕见、稀少
学书(xué shū)的意思:学习读书和写字。
羊毛(yáng máo)的意思:指微小的利益或小钱财。
用笔(yòng bǐ)的意思:使用笔进行写作或绘画。
正当(zhèng dāng)的意思:合乎道义、符合法律、符合规定的。
锥子(zhuī zǐ)的意思:指尖尖的东西,也比喻尖锐的批评或警告。
作事(zuò shì)的意思:指做事情、办事情。
连城价(lián chéng jià)的意思:形容物品或财富极其珍贵,价值连城。
毛锥子(máo zhuī zǐ)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其细小或微不足道。
正当时(zhèng dā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进行的时机合适、恰当。
- 注释
- 歙石:歙砚,产自安徽歙县,古代名砚。
挫:磨砺,此处指磨墨。
沈子:可能是某位擅长书法的人。
兔颖:兔毫,毛笔的一种,以兔子毛制成。
秃笔:指笔尖磨损严重的笔。
长枪大剑:比喻时代潮流中的实用工具。
管城:古称毛笔为管城子,此处代指毛笔。
连城价:极高的价值,足以买下一座城池。
- 翻译
- 我家的歙砚锋芒毕露,不仅磨墨也磨笔。
我这老人懒得做事,一支笔能用上两三天。
最近听说沈子技艺非凡,挑选的圆润整齐,易于使用。
无论是兔毫还是羊毛笔,都能经受住长时间的染墨试验。
过去的礼仪音乐如梦般遥远,如今秃笔多得不止十八瓮。
在这个时代,长枪大剑才是主流,毛笔又有何用呢?
京城中万贯之家,众多文人学子,学书法的人难道会少吗?
我渴望笔的价值能超越连城,希望能带着最好的笔游历四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仇远的作品,题为《赠笔工沈秀荣》。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书法和笔墨艺术极高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动荡、学术不振的忧虑。
首句“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描绘了诗人家中的歙石质地坚硬,能够不仅挫磨墨汁,还能锐利到足以损伤笔尖的地步,这既展示了诗人对书法用具的挑剔,也反映出他对艺术极致追求的一面。
“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的态度,虽然做事情不多,但每一笔都要精心打磨,每一次下笔都能持续使用数日,这种执着和专注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品格。
“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中的“沈子”指的是受赠之人沈秀荣,是一位精通笔墨制作的工匠。诗人赞扬其制作的笔墨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使用起来顺手,这里的“洗择圆齐”形容了笔墨的质量和外观。
“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则是说无论是兔毫(硬毫)还是羊毫(软毫),只要经过沈子精心制作,都能够承受墨水的浸染而长久使用,不会轻易损坏。
“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眷恋和失落感。礼乐是指古代的文化艺术,这里说它们已经成为过去的梦境。而“秃笔”则形容诗人的笔已经磨损,十八瓮可能是比喻,用来强调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执着投入。
“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这两句则是说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虽然兵戎相见,但对于书写和笔墨的追求依然重要。这里的“长枪大剑”象征着战乱,而“毛锥子”可能指的是笔尖,这里的意思是在这样的时世,也需要安心使用这些书写工具。
“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学术衰微的忧虑。金渊是指藏书之所,而“万家籍百儒”则说明过去的文化遗产和知识分子都已不复存在,这里的“学书用笔”强调了即使在这样的时代,仍然有人在坚持学习和使用这些传统艺术。
最后,“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携椽笔游江湖”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渴望,他希望能够重拾古代文化的辉煌,并邀请沈秀荣携带精心制作的笔墨,一起在学术界巡游,寻找那些仍然重视传统文化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保存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