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一 春 风 雨 太 半 有 感 宋 /陆 游 忽 忽 春 将 老 ,寒 暄 尚 未 齐 。雨 昏 鸡 唱 晚 ,风 恶 鹊 巢 低 。写 物 才 殊 退 ,寻 芳 思 欲 迷 。余 年 不 须 较 ,只 是 死 秦 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寒暄(hán xuān)的意思:寒暄是指两个人见面时互相问候、打招呼的行为。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鸡唱(jī chà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的声音,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即将开始。
秦稽(qín jī)的意思:指对人的言行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鹊巢(què cháo)的意思:比喻不稳固的住所或栖息处。
写物(xiě wù)的意思:
描绘人或物。 唐 王蔼 《祖二疏图记》:“ 吴郡 顾生 能写物,笔下状人,风神情度,甚得其态。” 唐 曹邺 《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诗:“自怜不羈者,写物心常简。”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虽病不饮酒,而间为小诗,以娱情写物,亦拙者之适也。”
寻芳(xún fāng)的意思:寻找芬芳的香味或美好的事物。
雨昏(yǔ hūn)的意思:指大雨滂沱,天昏地暗的情景。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 注释
- 忽忽:形容时间匆匆。
寒暄:彼此问候,寒暄。
雨昏:阴雨昏暗。
鸡唱晚:鸡鸣报晓。
风恶:风力强劲。
鹊巢:喜鹊的巢穴。
退:衰退。
寻芳:寻找花香。
迷:迷茫。
较:计较。
死秦稽:比喻人生的终结,如同秦朝的灭亡。
- 翻译
- 春天匆匆将逝去,天气还未暖和起来。
雨天黄昏时分,鸡鸣声显得格外晚,风势猛烈,鹊巢也因此低垂。
描绘事物的能力似乎衰退了,寻找芬芳花朵的思绪变得迷茫。
剩下的岁月无需过于计较,只因人生就像秦朝等待灭亡一样短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春风雨太半有感》,通过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忽忽春将老”直接点出春天即将结束的紧迫感,而“寒暄尚未齐”则暗示了春天的气候还未完全暖和。接下来的两句“雨昏鸡唱晚,风恶鹊巢低”,通过描绘傍晚时分风雨交加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寓言人生的艰难。
诗人感叹“写物才殊退”,意指自己的才华似乎在岁月的磨砺中衰退,寻觅春光的兴致也变得迷茫,“寻芳思欲迷”。最后两句“余年不须较,只是死秦稽”,诗人看淡了生命的长短,认为晚年无需过于计较,不如顺其自然,如同秦朝灭亡般从容面对人生的终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也有对个人境遇的深沉思考,流露出一种淡然处世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