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清暑堂:清凉的书房。
深:幽深。
日景迟:阳光昏暗。
愧头:因读书而沉迷。
书策:书籍。
梦回:从梦中醒来。
小栏:小栏杆。
闲倚:悠闲地倚靠。
薰风:和煦的风。
晚:傍晚。
一点红榴:一朵红石榴花。
绿万枝:万绿丛中。
- 翻译
- 清暑堂内光线暗淡,夏日午后我沉浸在读书的梦境中醒来。
傍晚时分,我悠闲地倚靠在小栏杆上,享受着微风,眼前是一片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石榴花盛开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暑堂内的宁静与闲适。首句“清暑堂深日景迟”写出了堂内因深邃而显得光线微弱,夏日阳光照射进来,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诗人感到悠闲,午睡醒来,可能刚刚翻阅过书籍,心中充满思考。
接下来,“愧头书策梦回时”表达了诗人对于阅读时光的珍惜和自我反省,读书虽好,但也有片刻的愧疚感,可能是因为未能及时休息或有所领悟。
“小栏闲倚薰风晚”转而描绘室外景色,诗人悠闲地倚靠在小栏杆上,享受着傍晚的熏风,这是对夏日惬意时光的细腻刻画。最后一句“一点红榴绿万枝”则以对比的手法,用一簇鲜艳的石榴花与满眼绿色的枝叶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生动展现了夏日生机盎然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暑堂内外的夏日景象,传达出诗人对知识追求与生活享受之间的平衡,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向倅韵
误身利名场,无异一釜甑。
置之水炎间,谬以力取胜。
人生具天则,发见亦有证。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但恐人欲纵,勃若一民横。
志师傥自强,万虑当退听。
谁能学禅伯,绝物以求定。
吾闻至人言,当识动中静。
万变不可齐,一念终难正。
口耳固在我,视听复谁令。
须从事上学,宁有物外性。
能用使太平,不用我何病。
斯言闻亦多,究竟终未莹。
从今三爇香,愿以公为镜。
别刘寺簿子澄赴州倅
新蝉鸣高柳,轻鸥弄晴川。
浮家作远游,觞热岂所便。
武昌古都会,形胜两国肩。
貔貅杂民居,烽火照敌边。
朝廷重牧守,尤需治中贤。
君侯文章家,班马不敢先。
墨庄一种子,落实今几年。
瞠乎出其后,独得道学传。
诚身自孝悌,玩理潜天渊。
悠然静中春,汹汹风涛前。
四海满誉望,诸公争挽牵。
容台志不舒,别驾用未专。
去就抑何心,行可吾亦然。
余也沟渎质,误辱青黄妍。
工夫恳切切,习气犹拘挛。
居然作别离,欲别思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