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古德传八首·其四》
《读古德传八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粪火但知黄独美,银钩那识紫泥新。

无心绪收寒涕,岂有工夫俗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黄独(huáng dú)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一人,没有伴侣,形容孤独无助的状态。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心绪(xīn xù)的意思:指心情、情绪的变化和波动。

银钩(yín gōu)的意思:指用银制成的钩子,比喻文采出众、书法绝妙。

紫泥(zǐ ní)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等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职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读古德传八首(其四)》。诗中以“粪火”与“银钩”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古德之传的深刻感悟。首句“粪火但知黄独美”,以“粪火”象征平凡、朴实的事物,而“黄独美”则比喻那些虽不显眼却具有内在价值的美好事物,暗示了诗人对古德之传的珍视和欣赏。次句“银钩那识紫泥新”,通过“银钩”与“紫泥”的对比,表达了对古德之传内容新颖、深邃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思考。

后两句“尚无心绪收寒涕,岂有工夫问俗人”,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面对古德之传时的内心状态。前一句“尚无心绪收寒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古德之传深深触动,以至于无法抑制情感的状态,表现出对古德之传的深切共鸣和感动。后一句“岂有工夫问俗人”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事的淡然态度,以及专注于古德之传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对“粪火”、“银钩”、“紫泥”等意象的巧妙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德之传的独特见解,也传达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山居杂咏·其一

选地居方葺,盘云径乍开。

若将忘我去,岂为避人来。

独野饶苍竹,空山遍绿苔。

自今踪迹稳,不遣白云猜。

(0)

冶父山居七首·其二

两石即为环堵,栋梁四五松柴。

尽可容身炊爨,何须分外安排。

(0)

山居·其五

身心放下有馀闲,垂老生涯在万山。

不许白云轻出谷,好随明月护柴关。

(0)

送玄岳入京

故人多半在燕京,病里逢君话北征。

可是秋来无定力,千重离思一时生。

(0)

西天目高峰塔院

千丈岩扉不易登,真身长閟最高层。

日中乍见驯檐鸟,云外时逢礼塔僧。

行道石边分异草,挂衣松上绾长藤。

青年即有栖迟约,白首谁知尚未能。

(0)

烟霞寺一百七岁老僧

垂老犹疑宝掌翁,一龛枯坐万山中。

闭门不管春来去,芳草满阶栖落红。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