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之向墙隅,然薪一冬足。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其八》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不广(bù guǎng)的意思:不广指的是范围狭窄、不广泛,形容事物的局限性和受限制的程度。
常满(cháng mǎn)的意思:常常满足、常常得到满足。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墙隅(qiáng yú)的意思:指墙角,形容事物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无法自由发展。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瓮头(wèng tóu)的意思:形容人的头顶瓮一样高,指人的头顶很高。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一屋(yī wū)的意思:形容非常穷困,只有一间屋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涿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首句“朔风吹南山,黄叶满一屋”以寒风和落叶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接着,“扫之向墙隅,然薪一冬足”描述了农人清扫落叶,准备冬季取暖的情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的顺应。
“田畴虽不广,常满瓮头粟”则赞美了农田虽小但能丰产的景象,表达了对土地肥沃和丰收的喜悦之情。“闭户无所营,时还把书读”则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保持精神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热爱,体现了清末知识分子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