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欲焚书笔,缘君更一拈。
青天携谢眺,新梦对江淹。
艳本花为骨,佳宁雪拟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的《读耑孙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联“几欲焚书笔,缘君更一拈”,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思熟虑与对诗歌艺术的敬畏之情。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要放弃写作,但因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好友耑孙作品的欣赏,最终决定继续执笔。这里既有对自我创作的反思,也体现了对朋友作品的肯定与鼓励。
颔联“青天携谢眺,新梦对江淹”,通过引用古代文人谢眺和江淹的名字,将自己与历史上的伟大诗人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境界的追求和对古典文学的敬仰。同时,“青天”与“新梦”、“携”与“对”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充满想象的艺术氛围。
颈联“艳本花为骨,佳宁雪拟盐”,进一步深化了对诗歌语言美的探讨。诗人将“艳”比作花朵的骨,强调了诗歌语言的内在美和生命力;将“佳宁”比作雪,比喻诗歌语言的纯洁与高雅,如同雪花般晶莹剔透。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诗歌语言的精妙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语言艺术的独特感悟。
尾联“夜沉冬阁外,蛟蜃不成潜”,以夜晚的沉寂和冬日的寒冷为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环境的向往——一个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地方,让灵感自由流淌,创作出如蛟龙、蜃楼般壮丽的作品。这不仅是对诗歌创作环境的期待,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歌艺术的深入探讨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多样,既体现了对古典文学的致敬,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紫霞焚香青霞哭,此诗此事谁堪录。
二公如此讼君冤,身虽掇祸名不辱。
天留老眼见时平,君既生还丁已戮。
仙无点铁救君贫,佛却有篦刮君目。
令君看破玉管书,养生聊借君平卜。
纵谈风骨妙入神,江湖诸老争推毂。
君能相人我相君,岂无武襄与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