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飞传(fēi zhuàn)的意思:信息或消息迅速传播,广为流传。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黄阁(huáng gé)的意思:指官员退职后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退隐之地。
井底(jǐng dǐ)的意思:指人境地低微,生活贫困,无法自拔。
老臣(lǎo chén)的意思:指老年人或资历深厚的官员,也可指长期为国家效力的忠诚臣子。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商人(shāng rén)的意思:指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铁骑(tiě qí)的意思:指铁甲战士骑马奔驰,形容军队勇猛善战。
彤云(tóng yún)的意思:形容红云密布的景象。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元戎(yuán róng)的意思:指勇猛威武的样子。
云霭(yún ǎi)的意思:指云雾缭绕,形容景色美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的一幅凄凉景象。首句“铁骑飞传海上音”以“铁骑”和“海上音”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迅疾与遥远,仿佛海上传来的战报,预示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接着,“彤云霭霭幕秋阴”一句通过描写彤云密布、秋日阴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惶恐。
“元戎已作槛中虎,黄阁空留井底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元戎”(指军队或将领)比作困在槛中的猛虎,象征着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黄阁”(古代官署名,此处指朝廷)则被比作井底之金,比喻朝廷虽存,但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与价值。这两句深刻揭示了战乱对国家和人民的双重打击,以及英雄失路、朝廷衰微的悲凉现实。
“半壁久添亡国恨,翠华难系老臣心”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战乱已久,国家残破,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失去家园的哀痛。同时,也表达了老臣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即使君主(翠华,借指皇帝)难以安抚他们的心灵,他们的忠诚与忧国之情依然坚定不移。
最后,“独怜白首商人妇,重拨琵琶泪满襟”以一位年迈的商人家妇的形象收尾,她弹奏琵琶,泪水满襟,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与无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多层次的对比与象征,深刻反映了明代晚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鼙舞歌五首·其二灵芝篇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
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
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
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
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
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
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
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
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鼙舞歌五首·其二灵芝篇》【魏晋·曹植】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167c6723d3a72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