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逢世(féng shì)的意思:指遇到适合的时机或机会。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竟自(jìng zì)的意思:竟自表示出乎意料地、不料地,用以强调某种出乎常情或预料之外的结果或行为。
明灯(míng dēng)的意思:明亮的灯光,比喻指引和引导人的智慧或指导。
秋玉(qiū yù)的意思:指秋天的玉石,比喻美好的事物。
世难(shì nán)的意思:指世间的困难、灾难。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虚弦(xū xián)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意志紧张到了极点。
- 鉴赏
这首诗《病起读党锢传》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
首联“秋玉何妨折,明灯竟自煎”,以秋天的美玉比喻诗人内心的坚韧与高洁,即使遭受折损也不改其本色;“明灯”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光明与希望,即便在困境中也坚持自我,不被外界的煎熬所动摇。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悲凉的艺术氛围。
颔联“不才逢世难,将泪寄遥年”,揭示了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与悲哀。面对时代的动荡与挑战,诗人自谦“不才”,却不得不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他将泪水寄托于遥远的岁月之中,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力感。
颈联“此意无人识,孤情不厌偏”,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执着。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诗人的心声似乎无人能理解,他的独特情感与追求显得格外孤独。然而,这种孤独并未使他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展现出一种不为外界所动的独立精神。
尾联“惟怜新病后,残月曳虚弦”,以病愈后的诗人形象收束全诗。经历了病痛的折磨,诗人仿佛在残月的映照下,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这里的“曳虚弦”可能暗喻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不安。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坚韧到孤独再到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病起读党锢传》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诗歌,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探讨。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历史反思,曾习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逆境中坚守自我、寻求心灵慰藉的诗人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杨之美盘车图
谷口长松叶老瘦,涧畔古树身枯高。
土山惨憺远复远,坡路曲折盘车劳。
二车回正辕接轸,继下三车来嶾嶙。
过桥已有一乘歇,解牛离轭童可哂。
黄衫乌巾驱举鞭,经险就易将及前。
毂轮傍侧辐可数,蹄角搀错捲箱联。
古丝昏晦三尺绢,画此当是展子虔。
坐中识别有公子,意思往往疑魏贤。
子虔与贤皆妙笔,观玩磨灭穷岁年。
涂丹抹青尚欺俗,旱龙雨日犹卖钱。
是亦可以秘,疑亦不可捐。
为君题卷尾,愿君世世传。
送马仲途司谏使北
每逆龙鳞司谏诤,又持旄节使阴山。
貂裘不见风霜劲,雁碛遥知道路艰。
冰脍芥齑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
单于不敢轻中国,名马新调为送还。
二十一日雪中赴宿怀邻几原甫
正月东都雪,多于旧腊时。
酒宾临迥阁,野雀集枯枝。
马向西城度,花从上苑迟。
刘郎与江叟,相对定争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