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愁·其三》全文
- 翻译
- 别人家的孩子头发还没长全,进城后却已如同成年人般浓密。
每天早晨都望着河边,但灞水始终没有流入越地。
- 注释
- 别家:指其他家庭的孩子。
鬓未生:头发还未长全。
到城:来到城市。
鬓似发:头发长得像成年人一样多。
朝朝:每天早晨。
临川:面对河流。
望:眺望。
灞水:古代长安附近的一条河。
不入越:没有流进越地(这里可能象征远方或他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因离别而生的愁苦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外貌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悲哀。在时间的流逝中,其他家庭的女孩儿发髻尚未形成,而到了城中,却发现她们的鬓角如同成熟的头发。这不仅是外貌上的差异,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时光的无情。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灞水是唐代的重要河流之一,而越则可能指的是越地或越人。诗人每天早晨都要到河边眺望,但河水却无法带来自己心中那片遥远的土地和人。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情感丰富,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诗人的愁绪和孤独传达得淋漓尽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苦雨后篇
小儿?哑始学语,育之后屋逢今雨。
包裹移置夜我旁,儿惊屡叫安之乳。
霆雷虩虩屋瓦震,疾电绕床乱走鼠。
大儿明农隔城住,即有缓急谁视汝。
旦日报至心则降,雨未伤人伤稷黍。
前时三月点雨无,大儿忧色禾半枯。
日日望雨雨反荼,荡然畎亩为江湖。
天晴微风波水动,沟渠四注长河涌。
明晦反覆何代无,嘱儿更备宜秋种。
弘治甲子届我初度追念往事死生骨肉怆然动怀拟杜七歌用抒抱云耳·其二
母之生我日初赫,缺突无烟榻无席。
是时家难金铁鸣,佁皇抱予走且匿。
艾当灼脐无处乞,邻里相引失颜色。
男儿有亲生不封,万钟于我乎何益。
高天苍苍白日冻,今辰何辰夕何夕。
呜呼二歌兮歌思长,吾亲俨在孤儿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