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大 人 按 部 过 云 安 下 岩 留 小 诗 命 同 赋 宋 /郭 明 复 道 人 昔 日 来 开 山 ,山 鬼 悔 泣 门 不 关 。一 时 梵 宇 借 岩 麓 ,千 载 绝 景 归 人 间 。松 萝 郁 勃 树 旌 纛 ,水 泉 丁 东 鸣 佩 环 。两 苏 寂 寞 涪 翁 死 ,杖 屦 谁 与 同 跻 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丁东(dīng d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平坦、整齐、齐整。
梵宇(fàn yǔ)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庙宇或寺庙。
涪翁(fú w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状态。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旌纛(jīng dào)的意思:指军队行进时所使用的旌旗和灯号,引申为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样子。
绝景(jué jǐng)的意思:指非常美丽或壮观的景色。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两苏(liǎng sū)的意思:两个苏姓的人。
鸣佩(míng pèi)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表示敬佩和赞叹。
佩环(pèi huán)的意思:戴在腰间的环,用来佩带物品。比喻有所依附或有所保护。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树旌(shù jīng)的意思:指树木高耸挺拔,象征着威严和权威。
水泉(shuǐ quán)的意思:指清澈明净的泉水,也比喻文章或言辞清新明快,富有感染力。
松萝(sōng luó)的意思:形容松散、不拘束。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岩麓(yán lù)的意思:岩麓是指山峦和山脚相连的地方,泛指山脚下的景色。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郁勃(yù bó)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生机和活力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 注释
- 道人:道士。
昔日:从前。
开山:开辟山林。
山鬼:山中的鬼怪。
悔泣:后悔哭泣。
门不关:不再关闭山门。
一时:暂时。
梵宇:寺庙。
岩麓:山脚。
绝景:美景。
归人间:落入人间。
松萝:松树和藤萝。
郁勃:茂盛。
树旌纛:如旗帜般繁茂。
水泉:泉水。
丁东:叮咚。
鸣佩环:如同佩环声。
寂寞:孤独。
涪翁:指苏轼。
死:逝去。
杖屦:手杖和鞋子。
谁与同跻攀:无人共游攀登。
- 翻译
- 从前的道士来开辟山林,山中的鬼怪后悔哭泣,不再关闭山门。
寺庙暂时借用山脚的土地,千年美景如今落入人间。
松树和藤萝茂盛如旗帜,泉水叮咚如同佩环声响起。
两位苏轼已逝去,涪翁孤独,无人再共游攀登。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山中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道人昔日来开山”暗示了山中的佛教修行传统,道人开辟山林,可能意味着寺庙的起源。接下来的“山鬼悔泣门不关”则以神话色彩,表达出山灵对佛法传播的敬畏和接纳。
“一时梵宇借岩麓”进一步描述了寺庙选址于山崖之下的情景,显示出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千载绝景归人间”强调了这一景色的珍贵和难得,历经千年才得以供世人欣赏。
“松萝郁勃树旌纛”运用比喻,将松树和藤萝比作旗帜,生动描绘了山间的生机盎然。“水泉丁东鸣佩环”则通过流水声,增添了山中宁静的禅意,仿佛能听到僧侣们的诵经声。
最后两句,“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诗人以两位文人苏轼和涪翁的孤独身影作结,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寂寥感。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