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十一笋脯》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中的竹笋繁盛之景,以及对竹笋独特价值的赞美。诗人以“南山春笋多”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季山间竹林生机勃勃的景象,春笋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茁壮成长,充满了生命力。
接着,“万里行枯腊”,诗人将目光从眼前的春笋转向更广阔的时空,似乎在说,即使在遥远的冬天,经过漫长的寒冷和干燥,竹笋依然坚韧不拔,保持其生命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竹笋即使在逆境中也能顽强生长的品质。
“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箦”,这两句则表达了对竹笋作为食材的独特价值的认识。在诗人的笔下,竹笋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象征,它在盘餐中展现的绿色,如同箦(一种竹编的席子),既美观又富有生机,体现了竹笋在饮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和营养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不仅赞颂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通过竹笋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时序相催,悲愉无定。我闻如是,言愁欲愁,卅四年十月作
几番风雨鸡鸣,到头只是天难晓。
曙星无焰,繁霜匝地,惊涛萦绕。
今古消沈,春灯梦冷,晨钟声悄。
甚西园临赏,彩幡高矗,翻送尽,花多少。
休说芳期俊约,滞车轮、满街流潦。
钗分怅忆,珠还费泪,麝尘愁捣。
罥径藤深,沾泥絮乱,余春易老。
问蓬壶咫尺,家山何日,把寒烟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