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将安之,零泪曾沾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羁怀(jī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忧虑、烦闷、不安。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惊沙(jīng shā)的意思:形容声音大得像惊起沙尘的情景,也用来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穷秋(qióng qiū)的意思:形容秋季枯燥贫乏、无味无趣。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西颓(xī tuí)的意思:形容西方文化的衰落或衰退。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游历(yóu lì)的意思:指到处旅行、游览、参观。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诗十首(其二)》,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远游至燕赵之地,抚剑于黄金台前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远游历燕赵”,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行旅的地点,燕赵之地自古多英雄豪杰,此处暗含着诗人对历史的向往和对英雄事迹的缅怀。接着,“抚剑黄金台”一句,运用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之所,诗人抚剑于此,不仅展现了其豪迈之气,也寄托了对贤才的渴望和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昭王在何许,遗迹空蒿莱。”这两句转折,诗人由对历史的追忆转向对现实的感慨。昭王,这里指燕昭王,其事迹虽辉煌,但如今却只剩下荒草萋萋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
“是时穷秋后,朔漠悲风来。”诗人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深秋之后,北风呼啸而来,象征着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悲凉。接下来,“惊沙掩白日,六龙就西颓。”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沙尘暴遮蔽了阳光,仿佛连太阳都失去了活力,而“六龙就西颓”则用神话传说中的日神驾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羁怀无与欢,俯仰独徘徊。”诗人此刻心境孤寂,无人能分享他的忧愁,只能独自在原地徘徊,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徘徊将安之,零泪曾沾怀。”最后两句,诗人思考着如何摆脱这种困境,但最终只能以泪水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
故人相见白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
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
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万灵未对甘泉,五福问祀迎年。
旍旂三斿半偃,风马云车闯然。
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二首
路入东园无俗驾,忽逢佳士喜同游。
绿荷菡萏稍觉晚,黄菊拒霜殊未秋。
客位正须悬榻下,主人自爱小塘幽。
老夫多病蛮江上,颇忆平生马少游。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
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