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肥形愈瘠,身贫道常富。
袖携维卫录,访我过蓬陋。
若言法华山,有象金所就。
我时尝记之,尔耳亦聊复。
归欤又同舟,半道过濠寿。
清霜殒群木,凄劲捣衣候。
半道(bàn dào)的意思:指未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就中途放弃或停止。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慈悲(cí bēi)的意思:指心地仁慈,有同情心,对人对事都有宽容、关怀之情。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尔耳(ěr ěr)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言语或者意见不予理睬或不加以重视。
高秀(gāo xiù)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绝倒(jué dǎo)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非常令人惊讶、出乎意料、令人难以置信。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令慈(lìng cí)的意思:令人感到仁慈和善良。
镂板(lòu bǎn)的意思:比喻文字或图案雕刻得非常精细的木板或金属板,也指雕刻工艺非常精细的器物。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贫道(pín dào)的意思:贫道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自称贫穷的道士。它用来形容自谦自轻的说话态度,表达了谦虚、低调、不自负的心态。
寝食(qǐn shí)的意思:指生活的基本需求,即睡眠和饮食。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疏谬(shū miù)的意思:纠正错误或谬误。
天衣(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上的衣裳,形容衣裳美丽华贵,也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美丽。
维卫(wéi wèi)的意思:保卫、维护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西土(xī tǔ)的意思:西土指的是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先茔(xiān yíng)的意思:指先人的坟墓。也用来比喻先辈的事迹或成就。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岩窦(yán dòu)的意思:指深山中的岩石洞穴。
一再(yī zài)的意思:多次重复或再三强调
隐现(yǐn xiàn)的意思:指事物暂时隐蔽或消失后又重新显现出来。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追随(zhuī suí)的意思:追随指的是跟随、追赶别人,表示紧跟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追随别人的行动。
此诗描绘了与一位名为遵的僧人十年的交情。开篇即点明了与遵相从十载,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随后,诗人通过对比“行肥形愈瘠”和“身贫道常富”的对偶,表达了物质上的匮乏与精神上的丰足。在这里,“行肥”暗示佛法的修持与内在的充实,而“形愈瘠”则是外在物质条件的简陋;“身贫”指物质上的贫穷,反之“道常富”则揭示了心灵的丰饶和精神追求的满足。
诗人接着回忆起遵初出家时的情景,他穿着僧衣,手持钵碗,在淮右一带化缘。遵不仅身怀维摩诘经录,更寻访诗人至贫寒之所。这段描写展现了遵的佛法修为和他对朋友的关切。
接下来的“若言法华山,有象金所就”一句,指的是遵可能提及前往法华山,那里有神异的象征着某种高贵或圣洁之物的存在。然而,这段叙述又带有一丝神秘和不可捉摸,因为“其来自西土,隐现不可究”表明了遵的来历不详,他似乎拥有超凡脱俗的一面。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遵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失落之感。他们曾共处一舟,但如今遵已离去,诗人只能在记忆中寻觅往昔的情谊。这份情谊,如同“清霜殒群木,凄劲捣衣候”一般,在寒冷的晨露和凛冽的风中,变得更加珍贵且令人感伤。
最后,“翩然不我留,云山挺高秀”一句,则是诗人对遵离去后的无奈和对遵精神追求的赞美。遵如同高峻的云山一般,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诗人自己则只能在尘世间徘徊。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佛法修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流动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眼前又、荒波断梗,蔓草颓堞。霜角清音渐发。
霓裳曼舞顿阕。自陌上花时春绪结。
晚风路、百转千折。
甚燕子、辞巢尚能语,芳尘竟辽绝。嘈切。
为谁怨写空阔。正岸苇、萧萧沙痕净,缥缈孤雁咽。
嗟旦暮悲愉,人境全别。泪涌易竭。
临镜屏、聊伴窥帘寒月。残画螺青山层叠。
方壶小、世情未歇。片云吐、倾天疑补缺。
梦中见、碧海澄秋,万窍寂,明霞拥佩歌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