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江如束,林深路欲迷。
绿水人谁钓,黄茅地可畦。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壁听(bì tīng)的意思:壁听意指偷听他人的谈话或秘密,形容人偷偷地听取他人的言谈。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陵溪(líng xī)的意思:指河流或溪流从山陵旁边流过。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水人(shuǐ rén)的意思:指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本领的人。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武陵溪(wǔ líng x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境况十分艰苦困难。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的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的意境。首句"山近江如束"形象地写出山势与江流的紧密相依,仿佛江水被山峦紧紧约束。"林深路欲迷"则渲染出山林的茂密和路径的曲折,暗示着探索未知的神秘感。
"平沙印虎迹,绝壁听猿啼"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生动画面,虎行踪的痕迹留在沙地上,增添了荒野的气息,而峭壁上的猿猴啼声则增添了山林的空旷与寂寥。"绿水人谁钓"暗示了山间可能有人迹,但又显得孤独,可能是隐士垂钓的身影。
"黄茅地可畦"描述了土地的贫瘠,但也暗示着农耕的可能性,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幽居堪避世,何必武陵溪"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纷扰,隐居山林的满足,认为这样的生活就足以避开世俗的喧嚣,不必去寻找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武陵溪那样的理想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峡山的景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