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日承天寺访孙山人·其一》
《元日承天寺访孙山人·其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六街斜日马蹄忙,自觅幽人叩竹房。

残雪未消尘迹少,一函内景焚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六街(liù jiē)的意思:六街是指街道交叉口的六个方向,比喻事物发展的多方面、全面、广泛。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内景(nèi jǐng)的意思:指事物内部的景色或情景。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时分,诗人文徵明在承天寺拜访隐士孙山人的场景。首句“六街斜日马蹄忙”,以繁忙的街道和即将西下的夕阳,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世事匆忙的氛围。接着,“自觅幽人叩竹房”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和所寻之人的隐逸生活状态,通过“幽人”和“竹房”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残雪未消尘迹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静与纯净,残存的积雪象征着冬日的宁静,而“尘迹少”则暗示了此处人迹罕至,更加突出了隐居生活的清雅与脱俗。最后,“一函内景对焚香”描绘了诗人与孙山人交流的场景,通过“内景”和“焚香”这两个细节,不仅展现了对话的深邃与庄重,也体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日承天寺访友的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更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送友之楚

吴市逢君宿暮天,燕台别我话残年。

此行恐作芦中士,不荐徒知柳下贤。

黄鹤楼高风乱笛,白沙湖阔月明船。

愁来不必为长句,此雁归时寄一笺。

(0)

下第南归

樱桃粒粒树红酣,尺五鲥鱼上竹篮。

湖影渐宽山渐了,马头风软入江南。

(0)

许家港夜泊

模糊夜色辨柴关,泷急崎平又几湾。

击鼓遥知村赛社,打钟近识寺藏山。

惊飞宿鸟渔镫里,絮语寒蛩草露间。

指点荒芦残月上,弋阳塔影见孱颜。

(0)

凤县冬柳词·其二

离思天公也不堪,一星高动影毵毵。

乌靴红笠青山路,不是江南是汉南。

(0)

秋郊晚眺

间行近郭遣无聊,云物稀疏漾柳条。

隔浦归帆轻带雨,小桥流水暗通潮。

岩前瀑响飞晴雪,烟里歌声出晚樵。

最爱夕阳溪畔路,满村红叶落萧萧。

(0)

涧上草堂

萧然廿载闭柴荆,过眼沧桑自变更。

千古高风追泄柳,一生心事托侯嬴。

采薇得食何忧饿,却聘无书为晦名。

谁似山阴戴处士,死生不忘故人情。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