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全文
- 注释
- 琅琊溪:在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
古槎:原意为古旧的木筏。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溪源:溪水的源头。
但见:只看见。
- 翻译
- 幽深少人的山林中积雪融化,汇入小溪水位不断上涨。游客们漫步于横跨在溪上的简易木桥去到对岸。
不知道这溪水的源头离这儿是远是近,只看见那山中的落花从水上流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琅琊山六题(其二)琅琊溪》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山间春景图:雪后山中,溪水因融雪而上涨,游客悠闲地借助古树横跨过溪流。诗人并未直接描述溪水的源头,而是通过“不知溪源来远近”暗示溪水的深远和神秘,只让读者感受到流水带来的山中春花绽放,清新自然。这种留白的艺术手法,让人在想象中领略到山水间的幽深与生机。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欧阳修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