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抱影(bào yǐng)的意思:形容人追求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无翼(wú yì)的意思:没有翅膀或没有翅膀的样子,形容无法飞翔或没有能力自由行动。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云愁(yún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的心情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人。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竹花(zhú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如竹子开花一样,很快就会凋谢。
- 注释
- 抱影:怀抱自己的影子,形容孤寂无伴,独自一人。
吟中夜:在深夜吟唱诗歌,表达内心的思绪。
谁闻:有谁能够听到。
此叹息:此处指诗人发出的深深叹息。
美人:代指心爱的女子或理想中的佳人。
适异方:远在他乡,去了远方。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含幽色:蕴含、显现出幽深、寂静的色彩,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白云愁不见:白云悠悠,因愁绪而难以相见(此处“白云”可能象征远方的佳人,也可能喻指诗人的思绪)。
沧海:广阔无垠的海洋,常用来象征距离遥远或困难重重。
飞无翼:像没有翅膀一样无法飞翔,比喻无法跨越阻碍去追寻或到达远方的人或事物。
凤皇: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平与美好的未来。
一朝来:有一天突然降临。
竹花斯可食:当凤凰来临时,竹花也将变得可食用。这里以竹花变为可食象征美好的时代或理想的实现。
- 翻译
- 深夜怀抱身影独自吟唱,有谁能够听到这声声叹息?
心爱的佳人远在他乡,庭院中的树木蕴含着深深的寂寥之色。
白云悠悠,因忧思而难以相见,沧海辽阔,我却如无翼之鸟无法飞越。
期盼凤凰一日翩然而至,那时竹花也将变得可食,象征美好时代的来临。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的诗。诗人通过夜晚独自吟咏,表达了自己的叹息,没有人能听到,这种感觉是多么孤独和深沉。
"美人适异方"一句,说明那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再身边,而是去了遥远的地方。"庭树含幽色"则描绘出一种秋日黄昏的景象,树木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幽深,这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哀愁。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这两句,更是表达了一种无法企及的心情。白云本可以引发遐想,但现在却连云都看不到了;大海宽广,却也飞翔不了,因为没有翅膀。这强烈的比喻形象,传递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奈。
"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则是对过眼云烟的一种追忆。凤凰、龙这般神秘高贵的生物,有时会出现,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竹花虽然美好,却也难以触及。这两句诗强调了那些珍奇事物的罕见和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吟咏、美人远去、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的哀愁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