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月》
《见月》全文
元 / 廖大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天地昏晓浮生半是眠。

寄声上客明月为谁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昏晓(hūn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感慨。"天地几昏晓"描绘了时间的流转,暗示世事如梦,昼夜交替,而"浮生半是眠"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仿佛人们的一生都在梦境中度过。诗人通过"寄声世上客"向世人传达出一种共鸣,提醒人们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不应忽视自然界的美好,特别是那轮"明月为谁圆"。这句诗富有哲理,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和永恒,但又暗示着无论人生如何变化,自然规律不变,月亮始终照耀着所有人。整体来看,廖大圭的《见月》寓言深沉,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廖大圭
朝代:元   字:恒白   籍贯:泉州晋江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猜你喜欢

惊雁行

书帷夜静寒栗冽,坐对银釭手披阅。

忽闻屋角流奇响,恍若狂飙摧败叶。

又如人马骤奔腾,疾走衔枚赴骄敌。

我惊倒屣出庭户,仰视霜空意难测。

回头呼童问何物,云是惊鸿方过翼。

群飞千百乱横阵,劲融翻风蔽天黑。

我闻其声已太息,又闻此语重凄恻。

君不见潇湘云梦无人猎,间宿芦花伴明月。

胡然遽投尘世栖,星夜仓惶避缯弋。

吁嗟乎,雌雄离散安可恋,我独感之泪如霰。

(0)

登双峰阁得磬字

绝顶构飞甍,远揽大江胜。

振策同攀跻,放眼发高兴。

海上群峰趋,中流寒日莹。

俯觉四天空,时见一帆正。

冷翠湿衣裾,丛竹翳苔径。

纡回扪烟萝,杳杳落山磬。

(0)

春日杂感·其二

早暮惟闻鸟雀喧,小桃红蒂已衔残。

庭前欲探春消息,二十四番风尽寒。

(0)

闻雁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

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

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

(0)

初春英公梦堂招同张墨岑张晓村鲍海门张石帆焦岩雅集

海国披襟过雨初,尊开山阁晓钟余。

潜蛟抱冻江涛静,老鹤盘云岛木虚。

已分纵游忘吏隐,况论高迹托樵渔。

知公盛业沧洲在,好出龙门自著书。

(0)

丁卯桥

诗名直到今,桥断迹难寻。

落日人独立,春风鸟一吟。

径幽苍霭积,石绝碧苔侵。

惟有溪旁水,年年自赏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