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门夜泊》
《石门夜泊》全文
元 / 方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积雨暮天豁,炊烟隔林起。

人喧落帆处,野语新月里。

桑径绿如沃,麦风寒不已

一夕相衔扰扰利名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已(bù yǐ)的意思:不断地,不停地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麦风(mài fēng)的意思:指麦子被风吹得倒伏的景象,比喻人遭遇挫折或失败。

名子(míng zǐ)的意思:指名声、名誉。

暮天(mù tiān)的意思:指日落时分或天黑的时候。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相衔(xiāng xián)的意思:连续相接,紧密相连。

野语(yě yǔ)的意思:指直言不讳、毫不掩饰的言辞或语言风格。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雨暮(yǔ mù)的意思:指下雨时天色昏暗,形容暮色降临或天色阴沉。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方澜的《石门夜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夜晚江边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天空与炊烟袅袅升起的乡村景色,以及繁忙的渡口与静谧的月色交织的画面。

首句“积雨暮天豁”,描绘了连日阴雨之后,傍晚时分天空逐渐放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炊烟隔林起”则将视线转向远处,描绘了林间升起的炊烟,仿佛是家的温暖与生活的气息在远方静静流淌。

“人喧落帆处,野语新月里”两句,通过对比喧闹的人声与宁静的月色,展现了渡口的繁忙与夜晚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的片刻休息与交流。

“桑径绿如沃,麦风寒不已”描绘了渡口附近的田园风光,绿油油的桑径与寒冷的麦风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农事的繁忙。

最后,“一夕舟相衔,扰扰利名子”以舟船相连的形象,象征着忙碌于名利之中的世人,与前文的宁静和谐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感慨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方澜
朝代:元   字:叔渊   籍贯:元莆阳   生辰:1263—1339

(1263—1339)元莆阳人,字叔渊。隐居吴中,自少时不娶,闭门读书,训徒以自给。平生喜吟咏。有《叔渊遗稿》。
猜你喜欢

病后涉园

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

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

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筇犹觉步竛竮。

如何每事难精进,日废华严千字经。

(0)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七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

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

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0)

题后郑壁

满眼烟尘杂鼓旗,经冬首鼠负忧疑。

树头新绿今如此,孤负春光固可知。

(0)

题石几先生书院壁

万柄高荷碧玉员,芙蓉时见一枝鲜。

何年种此北山北,便向中间安小船。

(0)

益昌霪雨踰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保全居民复业运使国博喜而赋诗辄成三绝句以报来贶·其一

一月山前雨带风,拍天江水涨惊洪。

朝来莫怪波澜静,收向诗翁笔势中。

(0)

骨肉闻已至广安而连日有雨甚念之戏成绝句

行人未到雨潇潇,最苦酴醾叶尽飘。

风雨不遮春去路,障泥空滞马蹄骄。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