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宋代释怀深的《示小师法照》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禅师与小师临别之际的情景,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庵小不能容汝住”,点明了禅师所居之庵狭小,暗示了修行环境的简朴。禅师以“汝”指代小师,既亲切又含蓄地表达了对小师的关怀和不舍之情。庵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修行意义,不能容纳小师留下,既是物理空间的限制,也是对小师修行旅程的肯定和鼓励。
次句“湖边相送颇依依”,描绘了禅师在湖边为小师送行的场景。湖水宁静,映照着天空与四周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这里的“依依”不仅表现了禅师对小师的深情,也暗含了对小师未来修行之路的期待与祝福。
后两句“身心欲得长坚固,记取重围吃菜时”,则直接表达了禅师对小师的教诲和期望。禅师希望小师在未来的修行中,能够保持身心的坚固,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同时,通过回忆“重围吃菜时”的情景,提醒小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修行的专注与坚持,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时刻,也不应忘记修行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修行哲思,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内涵,以及师徒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柴舍人金霞阁
檐前洛阳道,下听走辕声。
树荫春城绿,山明雪野晴。
云藏天外阙,日落柳间营。
缓步应多乐,壶歌咏太平。
余昔留守南都得与杜祁公唱和诗有答公见赠二十韵之卒章云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逮今二十有二年祁公捐馆亦十有五年矣而余始蒙恩得遂退休之请追怀平昔不胜感涕辄为短句置公祠堂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
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此言今始践,知不愧黄泉。
题张应之县斋
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琴觞开月幌,窗户对云崖。
嵩少亦堪老,行当与子偕。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莺谷友,憔悴雁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馀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