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祀(chéng sì)的意思:承接先人的祭祀职责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存记(cún jì)的意思:存储和记忆
端切(duān qiē)的意思:指说话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芳香(fā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四散弥漫,形容香味浓郁。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格思(gé sī)的意思:谨慎、小心、小心翼翼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居歆(jū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愿安定,不为外界所动摇。
居处(jū chǔ)的意思:指居住的地方。
结念(jié niàn)的意思:指思考、思虑、考虑。
精诚(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心灵纯粹,情感真挚,态度真诚。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謦咳(qǐng hāi)的意思:指咳嗽声音尖细悦耳,形容人的声音或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洋洋(y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自豪、得意的样子。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著存堂》。诗中通过描述对已故长辈的怀念与祭祀活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孝道的坚持。
首句“高堂已寂寞,居处若平生”,描绘了高堂(指去世的长辈)虽已离世,但其居住的地方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景象,仿佛他们还在其中生活。这种描述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着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接着,“结念承欢日,疑闻謦咳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与长辈共度的美好时光,甚至在想象中还能听到他们的咳嗽声,这既是对过往幸福时刻的怀念,也是对长辈深深的思念。
“况兹承祀事,芳香既云升”则转而描述了祭祀的情景。在特定的日子,诗人参与了祭祀仪式,供奉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与纪念,也表达了通过仪式来寄托哀思的愿望。
“中心致爱悫,洋洋俨居歆”表明诗人内心充满对长辈的爱与敬意,这种情感在祭祀时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祭祀现场庄严肃穆,仿佛长辈在场,感受到了这份虔诚与敬意。
最后,“孰谓逝者远,格思在精诚”强调了即使逝者已远去,但他们的形象和记忆却永远留在心中。诗人坚信,只要心存诚意,就能与逝者保持联系,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著存记戴礼,端切孝子情”则点明了诗的主题——通过记录和遵守传统礼仪,表达对长辈的深切怀念和孝顺之情。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和孝道精神的传承。
综上所述,《著存堂》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现了对已故长辈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孝道的坚守。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对传统文化和家族情感的深刻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赴南平宿龙门洞
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
万客只贪门外过,少人知有洞中游。
春来犹见龙孙出,静里微闻石乳流。
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岩头。
暂时清梦生危枕,明日浓尘拥敝辀。
南是符阳北长举,所嗟不属古江州。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