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朱方李道人》
《赠朱方李道人》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哿]韵

颧骨横穿寿门过,年比数珠剩三颗。

横吹铁笛如怒雷,国初旧人惟有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hūfāngdàorén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guānhéng穿chuān寿shòuménguòniánshùzhūshèngsān

héngchuītiěléiguóchūjiùrénwéiyǒ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比数(bǐ shù)的意思:比较数字大小的一种方法。

国初(guó chū)的意思:指国家刚刚建立或者朝代刚刚兴起的时期。

横吹(héng chuī)的意思:指说话或行事不顾事实真相,任意歪曲事实,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横穿(héng chuān)的意思:指横过来穿越过去。

旧人(jiù rén)的意思:指老朋友、故人或旧知。

颧骨(quán gǔ)的意思:颧骨是指人的面颊上的骨头,用来比喻人的脸面或者面子。

数珠(shù zhū)的意思:指责、责备

铁笛(tiě d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坚硬,不易受感动。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注释
颧骨:面部骨头,这里指明显的颧骨。
横穿:穿过或越过。
寿门:面相学中代表寿命的部分。
数珠:佛教徒计数念珠,此处比喻寿命。
国初:国家建立初期。
旧人:老前辈,指经历时代变迁的人。
惟有:只有。
我:诗人自己。
翻译
颧骨突出像穿过寿门,剩下的寿命就像数珠仅剩三颗。
用力吹奏铁笛声如怒雷,国家初创时期的老者只有我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赠朱方李道人》。诗中,黄庭坚以独特的比喻描绘了朱方李道人的形象。"颧骨横穿寿门过"一句,可能是指李道人的面部特征,颧骨高耸,给人一种历经岁月沧桑的感觉;"年比数珠剩三颗"则暗示他的年龄已接近古稀,仅剩下不多的寿数,如同数珠般清晰可数。接下来的"横吹铁笛如怒雷",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李道人吹奏笛子时的气势磅礴,仿佛雷霆万钧,展现出他的技艺和个性。最后,诗人以"国初旧人惟有我"表达对这位老友的敬仰,认为他是国家初创时期的老一辈人物,如今硕果仅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描绘了李道人的外貌和个性,又表达了对其历史地位的尊崇,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黄庭坚的诗风素以峭拔、奇崛著称,此诗亦体现了这一特点。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六月十七夜待月

凝伫虚亭未惬心,清光隐隐隔疏林。

欲观玉鉴呈全体,独倚朱栏到夜深。

(0)

无题

闲拈红叶欲题诗,待得诗成又懒题。

心事不随流水去,月明人在赤桥西。

(0)

试院春晴

今日天气佳,忽思赋新诗。

春光挟晴色,并上桃花枝。

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陆离。

馀霏遇晚日,彩翠纷新奇。

天公出变化,惊倒痴绝儿。

逶迤或耐久,美好固暂时。

平生一枝筇,稳处念力衰。

澹然意已足,却赴青灯期。

(0)

山路晓行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

微泉不知处,玉佩鸣深丛。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轻佳境,过客意无穷。

山木好题诗,恨我行匆匆。

(0)

念奴娇·其三

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浑然苍碧。

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

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

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

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

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

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

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

(0)

乌夜啼八首·其八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渺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