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者在池边乘凉的场景,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大树扶摇数十寻”,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其高度达到了数十寻,形象地展现了树木的雄伟壮观。这不仅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也为后文的意境营造奠定了基础。
次句“常于午坐藉繁阴”,描述了智者在炎热的正午时分,选择在大树下乘凉的情景。这里的“繁阴”既指树荫的浓密,也暗含了智者寻求心灵宁静、避世隐逸的意味。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接下来的“自从悟得观鱼趣”,揭示了智者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获得的启示。他从观察水中游动的鱼儿中找到了乐趣,这种乐趣超越了物质的追求,更深层次地触及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满足。这一转变象征着智者从世俗的功利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无复丝毫弄钓心”,进一步强调了智者心态的变化。他不再像过去那样,为了物质利益而劳心劳力,而是彻底放下了那些“弄钓”的欲望,即对物质追求的执着。这种转变体现了智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自由和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智者在自然中的体验和感悟的描绘,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是对人类心灵深处渴望宁静、追求智慧生活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府公射堂饮酒辄陪尊丈侍郎兼揖诸孙拜献拙诗
煌煌南极星,粲粲北维斗。
禀龄瑞明时,运柄燮万有。
降神非寻常,希世曾一偶。
积善如公家,于今见纯佑。
安车告归日,三府升平久。
万石均禄秩,鲁公拜前后。
茫茫周汉来,此事复闻否。
黄金铸大印,绿丝绾长绶。
方为累世荥,况多后来秀。
戏禽试强弩,劝客满春酒。
贱子敢再拜,愿公更眉寿。
答师厚夜归客舍见诒
幽居直欲学忘言,忍对贤豪遂默然。
谈到精微夜寥阒,秋风时下竹窗前。